多尔衮并没有亲自来。
虽然他动过亲征的念头,但是作为“大清国”的所谓“天眷皇帝”,在盛京城内暗流涌动,其国内大局尚未完全稳定的情形下,他还不敢轻易搞御驾亲征。
但是,多尔衮还是派出了眼下整个“大清国”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也就是和硕英亲王阿济格。
其实早在三月十一日,邓常春顺利回到盛京城的时候,多尔衮就敏锐的意识到,辽南的形势很可能要面临重大的变化了。
邓常春带回盛京城的消息,虽然令他感到震惊和愤怒,但是硕托等人被扣押在盖州城捏,实际上只是严重有损他的威信和颜面,要说对他“大清国”的实力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那倒也并没有。
不过他是见过杨振的,而且与杨振已经做过交易,多多少少知道杨振的为人。
杨振既然做出了扣押和留置其议和使节的事情,那就说明,不论是公开的议和,还是私下的议和,都已近无望了。
至少现阶段是不能指望了。
那么如此一来,以杨振的打法,是一定会“乘人之危”北上进攻的。
因为换做是他,他也会这么做。
尤其是,多尔衮在将信将疑地从邓常春的嘴里询问得知了杨振因何要将他放归的“实情”之后,一方面立刻下旨以谈判失败的理由直接罢免了邓常春的户部右参政一职,命他归家待罪,听候处置,另一方面也迅速下旨给和硕英亲王阿济格,命他尽快启程前往辽阳城主持辽南防务。
阿济格的行动速度很快,三月十一日当天中午受命,到第二天中午,就调集安排妥当了随他南下的各支人马。
主力当然是两白旗的巴牙喇营和阿礼哈超哈,但也有一直明里暗里与多尔衮兄弟不太对路的两黄旗部分人马。
同时,还有隶属两红旗但一直留在盛京附近铸炮的崇德时期“三顺王”里面“硕果仅存”的孔有德所部“乌镇超哈”营兵马。
就这么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也硬是凑出来了超过三万增援辽南的精锐人马。
阿济格调集了随行南下增援的各部人马之后,恰逢耀州城和牛庄城失守的消息被紧急送到了盛京城里,仓促之下只能立刻奉旨南下。
从盛京城到辽阳城并不算远,南来北往的道路也算方便,阿济格一行人三月十二日下午出发,到十四日上午巳时左右,带着大批人马,护着火炮辎重,一路紧赶慢赶抵达了辽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