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君臣之间的对话最终仍以不欢而散告终。
楚帝的意图很明确,相劝林尽染主动提出和离,而许以皇室的婚姻作为交换。这种境地下,李时安若是重新再许哪位皇子,几是能将储君之位盖棺定论。换言之,太子能否继位似乎仍犹未可知,这当中会否又隐藏着另一种信号?
诚然,楚帝既敢与林尽染做这般的交易,定是算计他不会将这些秘辛说出去。不论是积善寺,还是揽月楼,背后的利益关系繁复错杂。即便林尽染有意揭开这层疮疤,恐也无人会信,世家大族更甚,故无形之中他已成为替皇室分摊这些权贵攻讦的对象。
然则迟迟未敢施以手段的缘由,无非是忌惮大将军府的威势。换句话说,他日坐观林尽染与李时安和离的诸人中,甚至会有这些权贵世家的影子。
或许早几年前,楚帝将林尽染安置在御史台,就是算准他的岳家能抗住各个世家对科考的抵制,未免通过科考获取晋升的寒门士子,只刚一上任便受世家的构陷,也减少士子对世家的依附。
若非楚帝的身体日渐衰微,恐再经历两到三届的科考,加之朝堂权势的清洗,就能逐步缓和这等矛盾的局势,也就是楚帝口中的大局。
但李时安终归是太过特殊,其父李代远执掌北境二十万兵马,其兄李荣基又是当之无愧的接班人。新君若是即位,手中若无兵权,这楚国怕是得改天换地,这又如何不令楚帝忧虑。
科考依旧要延续,依托昭楚公主这门姻亲,林尽染仍可稳坐御史台。
在楚帝眼中,牢牢掌控在手中的权臣方能令其高枕无忧,一旦脱离控制,怕是遗患无穷。
适才所言无疑是在释放一种信号,他非但不会制止三皇子,甚至有作壁上观、支持的意味。而今日这番谈话,几是在下最后的通牒。
林尽染直至退出文英殿时,脸色仍有些阴郁,手中未留分寸地重重阖上门。
只刚途径廊庑尽头的拐角,便迎面撞见昭楚公主。
林尽染眯了眯眼眸,屈身揖礼,“微臣拜见殿下。”
他如此模样俨然是扮作从未见过昭楚公主。然皇宫中,既有宫娥、内侍毕恭毕敬地侍奉,又是身着锦衣华服,想来也仅有妃嫔或是公主最为可能,故称一声‘殿下’最为贴切。
昭楚稍略迟怔,不承想他竟佯装与自己形同陌路一般。可转念一想,他若直呼‘昭楚公主’或是‘公主殿下’,恐更会惹人猜忌。
昭楚微微颔首,“起来······”
还未等她将话说完,林尽染垂首提醒,“文英殿分属前朝,各宫殿下应居禁中,非朝参不得至外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