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缓了口气,又道:“李氏一朝荣宠,便是盛宠
说句实话,哀家当年对你母亲也是满意的,因为你父皇很是喜欢,为了缓和母子关系
哀家甚至都曾动过立你母亲为后的念头,你母亲是官眷之女,家族清廉
都是读书人出身,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和官职势力
且你母亲不仅美貌,还腹有诗书,初入宫闱之际,也算是安分守己,温婉懂事
待人宽下,哀家很是满意,但自从母亲被晋为夫人之后,却变得让哀家不喜欢了
若是她能守的荣宠和安于现状,在后宫安稳度日也就罢了
可是她千不该,万不该,插手朝政之事
你父皇独宠她,甚至允许她随意进出宣正殿,那是什么地方,且是后宫之人能轻易踏足之地?
你母亲不仅没有思过,还转性子,仗着恩宠居然给自己的家中族人讨要起官来
李家世代读书人,何曾踏足过官场?
且我大魏明令禁止后妃私自为母家讨官。
哀家不是没有警告过你母亲,让她不要越界。
可你母亲不仅没有听,居然还敢在你父皇跟前嚼舌根子,妄议,哀家专权跋扈
让你父皇不必事事听哀家的,可培养亲兵将来与哀家抗衡
哀家实在不知即便是荣宠傍身下,她不过是一个没有家世和价值的小小后妃
哪里来的胆量敢这般行事风格了?当真是觉得皇帝可以庇佑她一生吗?
树大招风啊,也许是权势富贵迷了眼了,你母亲她糊涂了!
哀家可以容她受尽恩宠,宠冠后宫,但是哀家绝对不能允许她涉足前朝干政
一旦李家得到重用,势必会依仗母族势力把控朝政,侍宠若骄,那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便是哀家屡屡警告无果后,你母亲依然仗着你父皇的势挑战哀家的权威
哀家且能继续让这样的一个人在你父皇跟前煽风点火,要知道一个女子
能兴国,亦能衰国,哀家不能眼睁睁看着事情往不可控的地步发展
让你母亲最后落个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之罪,所以宁愿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一个!
你母亲的存在越久,对我大魏对哀家便越是威胁
所以,哀家不得已立了尚且年幼的你为太子,按我魏法制度立子去母
你母亲必须要死!
尽管你母亲死的不情不愿,不甘心,但是也是她自己作死,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也正是因为你母亲之死,让你父皇与哀家彻底的离了心
憎恨哀家的绝情,后来你父皇所做的一切荒唐事又何尝不是在故意气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