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汉室风云,主父陈书,推恩令行。欲藩王势弱,诸侯分化,强干弱支,稳固朝廷。计策初成,恩威并用,渐解皇家肘腋情。权谋妙,使江山稳固,四海安宁。
奈何君意难明,终落得、身亡罪未轻。叹佞臣当道,忠言遭忌,人心难测,富贵如萍。一代能臣,英名尽毁,功过千秋后世评。兴衰事,看长河滚滚,岁月峥嵘。
华夏历2570年,大汉朝的天空风云变幻。这一日,阳光斜照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主父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皇上的书房。
“陛下,古代诸侯的封国,不过百里之遥,强弱之势易于掌控。然观如今之诸侯,有的接连数十座城邑,土地纵横千里。平素里,他们骄纵奢侈,极易做出淫乱之事;危难关头,便会依仗其强大的实力,联合起来反叛京城。”主父偃神色凝重,语气中充满忧虑。
皇上微微皱眉,目光深邃,陷入沉思。他深知诸侯势力的膨胀已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主父偃继续进言:“此前晁错欲依法削减诸侯封地,却引发了叛乱。如今,形势更为严峻。诸侯子弟众多,有的多达十几人,可唯有嫡长子能够继承王位,其余的虽是骨肉至亲,却无尺土之封赐,如此一来,仁爱孝顺之道难以宣扬。”
主父偃顿了顿,目光炯炯地看着皇上,“陛下,臣有一计。望陛下让诸侯能够推广恩德,把土地分给子弟,封他们为侯。如此,诸侯子弟人人皆能欢喜地实现愿望。而陛下以恩德施加,实则分割了诸侯的封国。不必大动干戈削减封地,诸侯的势力自会逐渐削弱。”
皇上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主父偃的建议。良久,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果断:“此计甚妙,可解朕心头之忧。”
春季,正月,乍暖还寒。汉武帝的诏书传遍了诸侯各国:“诸侯王中若有想推广私恩把封地分给子弟者,让他们各自奏报上来,朕将亲自确定他们的封邑名号。”
这道诏书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诸侯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梁国,梁王刘武的宫殿中,灯火通明。刘武面色阴沉地坐在王位上,下方是他的一众谋士和子女。
“父王,这汉武帝分明是要削弱我们的势力!我们怎能坐以待毙?”长子刘买愤愤不平道。
刘武眉头紧锁,尚未言语。一旁的谋士却摇头道:“大王,如今朝廷势大,若公然违抗诏书,只怕会引来大祸。”
“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地看着封地被分割?”刘买不甘心地吼道。
此时,刘武的幼子刘襄站了出来,“父王,儿臣以为,这或许也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