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结束后,英美联军将原属于法国的军舰转交给自由法国,极大充实了其海军作战力量,使自由法国在海上战场拥有了更强大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逐渐明朗,胜利的曙光初现。这一态势极大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士气,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战胜纳粹德国的希望。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渴望自由与和平的人士纷纷加入自由法国军队,促使其规模不断扩大。多股力量的汇聚,推动着自由法国军队如滚雪球般迅速发展壮大。
不过伍豪想到虽然自由法国实力还很弱,但是整个法国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毕竟法国还有大量的殖民地,法属西非的塞内加尔、尼日尔、几内亚、马里、毛里塔尼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贝宁。
法属赤道非洲的涵盖加蓬、刚果(布)、中非共和国、乍得。以及非洲第一大岛的马达加斯加、亚洲印度支那半岛的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这些殖民地宛如法国暗藏的雄厚资本。他心中明镜似的,与纳粹德国沆瀣一气的维希政府不过是历史的跳梁小丑,注定走向覆灭,战后主宰法国的,必然是高举反抗大旗的自由法国。
但是此刻的自由法国军队,武器装备来源混杂。一部分仰仗英国的慷慨援助,另一部分则是通过美国租借法案以赊账的形式艰难支撑。
伍豪敏锐地察觉到,这正是绝佳时机,与其说是支援,不如说是一场精明的交易——向自由法国出售武器。他笃定,战后法国完全可以用曾经掠夺中国的文物抵偿货款;
即便不用文物抵账,以法国殖民地的资源和经济底蕴,也有足够的财力支付这笔军火费用。
谈判桌上,伍豪与尼科尔激烈交锋。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战后,法国必须归还所有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若无法按时足额归还,就需支付高达2.3亿美元的军火采购费用。
这个价格,是正常交易的十倍之高。在这场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的交易中,伍豪展现出了非凡的胆识与魄力。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强硬要求,这份协议必须由尼科尔派人送往英国,经夏尔?戴高乐亲笔签字后,方能正式生效。
当四国五方的谈判除了英国人外都尘埃落定,但是蒙巴顿和克尔还是不死心,坚持索要文物费用和运输费才可以归还那些在100多年内英国人非法抢走的文物。
伍豪语气冰冷:“蒙巴顿勋爵、克尔爵士,既然如此,那英国归还我国文物的事就先搁置吧。而且我明确告诉勋爵,我们八路军不会向英国出售任何先进武器。”
他顿了顿,补充道:“另外,我们和美国、法国的协议已经注明,这些武器只能他们自己使用,不得转让第三方。”
蒙巴顿暴跳如雷:“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侮辱!你们不能这样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