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再装备一些59式中型坦克,凭借厚实装甲与稳定火力,可在山区狭窄通道构建移动火力支点,二者与 62 式形成互补,构建多层次装甲作战体系。
考虑到滇南与缅甸地区多山、水系纵横的复杂地形,装甲车的选择至关重要。林毅仔细盘算着,目前八路军装备的BTR60、86式装甲车、92式装甲车这三款装甲车各有优点。
不过92 式装甲车率先被排除,主要因为其性能与作战环境适配度欠佳。86 式履带装甲车虽具备出色的地形通过能力,但在水网地带灵活性不足。不过火力要比BTR60强很多,也得装备一些。
相比之下,毛子的 BTR60 两栖装甲车优势明显,既能在山地中自如穿行,又能凭借两栖特性跨越江河,无疑是更优选择。得作为主力装备
此外,针对山地作战的特殊需求,林毅意识到轻型装甲车的补充不可或缺,它们将在侦察、突袭等任务中发挥独特作用。还得再采购一批国内轻型装甲车,就是那种只能防住7.62子弹的,火力的话在车顶架设一挺重机枪或者高射机枪的装甲车。
在火炮配置方面,林毅制定了攻防兼备的方案。考虑到政府军以防御为主的作战需求,他选择牵引式的 56式85 毫米加农炮、54式122 毫米榴弹炮、66式152 毫米榴弹炮为主力。
这些火炮射程覆盖远近不同目标,可以根据日本人的进攻态势灵活调整部署。配合自行火炮的快速反应能力,能在敌方发起攻势时迅速建立火力压制。
同时借鉴自卫反击战中猴子的 “洞穴藏炮” 的战术,将56式85 毫米加农炮、54式122 毫米榴弹炮、66式152 毫米榴弹炮放置在山洞里面。
另外60 毫米、82 毫米、120 毫米迫击炮这些迫击炮也要装备部队。对了,还有63式火箭炮。63 式火箭炮可对集群目标实施大面积火力覆盖,迫击炮则能利用曲射弹道,精准打击隐藏于山地反斜面的敌军,构建起远近结合、曲直互补的立体火力网。
在步兵武器配备上,林毅选择了 56 式半自动步枪与 56 式冲锋枪搭配,前者射程远、精度高,适合远距离精准射击;后者近距离火力猛,利于巷战和丛林遭遇战。53 式轻机枪与重机枪形成中近距离火力压制,54 式高射机枪则兼顾对空防御与远距离平射,构成完整的步兵火力体系,确保在各种作战场景下都能掌控战场主动权。
其实这段时间,林毅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隔三差五趁着夜色返回穆卡拉。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八路军掀起的大规模救灾行动正如火如荼,粮食、被服、药品、帐篷等各类物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