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80 年代,国内迎来军用越野卡车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与西方关系改善,大量先进技术涌入。陕汽在国产重载卡车领域成果显着,6×6 “延安” SX2150 越野重卡、7 吨级 6×6 陕汽 SX2190、12 吨级 8×8 重汽 SX2270、15 吨级 8×8 陕汽 SX2300 重卡等车型陆续问世。其中,陕汽 SX-2190 基于斯太尔技术研发,搭载斯太尔系列柴油发动机,动力强劲,能适应各种复杂路况。
1982 年年底,7.5 吨级 6×6 “铁马” XC2200 型重载越野卡车诞生。它以引进的 8 吨级 6×6 NG73-2026 越野卡车为蓝本仿制,解决了重型火炮的牵引问题,成为 122mm 火箭炮、WS-1 “远火” 的载具用车,还以其底盘为基础研发出 WZ551 轮式装甲车等多种装备。其采用双车门正向控制驾驶室,位于发动机舱上面,有四个座位和天窗。
后面货物车身挡板可放下,单预备轮垂直安装在乘员室后面。最大道路速度 85 公里 / 小时,越野装载能力 8 吨,ZF5S-110/111 GPA 变速箱有九个前进档和一个倒车档,三个车轴和六个车轮全部运行使用速度差速器锁定装置,确保复杂路况下的持续驱动 。
进入新世纪,国内全轮驱动军用越野卡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北奔重汽生产的 VP-23 型铠甲运输车和 VP-22 型轮式战术卡车,分别采用 6×6 和 8×8 全驱动格式。
它们不仅配备液力自动变速器、大直径防弹轮胎和可靠的独立悬架系统,长途机动最高时速可达 90 公里 / 小时,还具备优秀的防弹功能,驾驶室采用高强度装甲钢榫卯结构整体焊接,载员舱被装甲板 + 防弹玻璃包裹,可防护 7.62 毫米 100 米普通钢芯弹的攻击 。
尽管国内全轮驱动军用越野卡车发展成果斐然,但生产的主要车辆都给部队当做卡车炮、导弹发射车等武器的载具了,而且这些车辆的价格那叫一个贵。
其实除了俄罗斯和美国以外,世界上还有很多着名的全轮驱动越野卡车的,瑞典斯堪尼亚 Gryphus 8x8 军卡,装甲坚固,500 匹马力发动机搭配智能扭矩分配,在北欧雪原如履平地;
德国奔驰乌尼莫克凭借独特门式车桥,480 毫米离地间隙轻松跨越障碍,被誉为 “越野之王”;奥地利斯太尔动力强劲的军用重卡性能也都很不错;但是这些车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贵。如果要是一次性买个几千辆全轮驱动越野卡车回去恐怕八路军真的买不起。
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俄罗斯能有数量庞大的二手全轮驱动越野卡车,这也是林毅将目光投向俄罗斯退役全轮驱动军用越野卡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德烈和彼得扬诺夫斯基听完林毅要买全轮驱动的越野军用卡车时也是顿时一惊,两人对视一眼,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