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团军的舟桥师再度于黄河边集结,一场关乎物资运输命脉的架桥行动即将展开,而此次行动由师长田建平亲自挂帅指挥,他刚随着苏参谋长从 110 基地归来,毕竟他是工兵人才,而不是基建建筑人才,所以新的基建负责人到了以后他就马上卸任了。
“全体都有,听我命令!” 田建平站在河岸高处,手持扩音喇叭,声音盖过黄河的咆哮,“各营按预定方案,迅速展开作业!” 刹那间,寂静的河岸沸腾起来,战士们如训练有素的机器,奔向各自岗位。一艘艘舟桥单元被迅速拖入水中,汽艇牵引着它们,在河面上划出一道道白色水花,朝着河心进发。
田建平眉头紧锁,密切注视着作业进度。他深知,此次架桥意义非凡,运输物资的车队即将抵达,唯有按时完成任务,才能确保物资顺利过河。“报告师长,三营浮桥拼接出现偏差,连接速度放缓!” 通信兵匆忙跑来汇报。田建平目光如炬,立刻下令:“参谋长,你去三营督战,务必保证拼接精准无误,按计划推进!” 参谋长点头,转身快步奔赴三营作业区域。
此时,黄河上的作业仍在紧张进行。战士们站在摇晃的舟桥上,双手被冰冷的河水冻得通红,却依旧熟练地操作着器械,将一节节浮桥拼接在一起。秋日的阳光洒在河面上,反射出刺眼光芒,晃得人眼睛生疼,可没人有丝毫懈怠。田建平不时抬腕看表,时间在一分一秒流逝,每过去一秒,他的压力便增加一分。
“师长,一营已完成三分之一浮桥架设,进度领先!”“二营稳步推进,目前没有问题!” 各营捷报频传,田建平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然而,就在这时,上游突然传来一阵轰鸣,只见水位迅速上涨,原来是上游有突降大雨,导致水流速度陡然加快。“不好,水流加急,通知各营,加强固定,务必稳住浮桥!”
田建平神色严峻,再次下达指令。战士们迅速行动,将备用的钢缆、锚桩纷纷投入使用,加固浮桥与河岸的连接。
经过数小时奋战,随着最后一节浮桥成功对接,一条钢铁长龙横跨黄河两岸。田建平望着这座凝聚着无数心血的浮桥,长舒一口气。此时,远处扬起阵阵尘土,运输物资的车队正朝着这边驶来。他知道,接下来,这座浮桥将承载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为在一周内向远征军输送源源不断的物资装备。
中午的太阳照射长城的砖缝时,第五集团军后勤部副部长冯俊强亲自带领的车队碾过浮桥。此时长城的烽火台下一位佩戴上将军衔的中年军人正盯着浮桥上的车队 —— 这位国民政府二号人物被蒋瑞元发配到陕北进行武器的接收,身旁的国民政府后勤部长俞飞鹏紧攥着牛皮账本,指节发白。
“冯副部长,让您久等了。” 和殷勤伸手时,脸上还带着一股不屑的神情,“WZ 交代,此次交接务必精准到每一颗子弹。” 话音未落,三十名荷枪实弹的宪兵已呈扇形散开,刺刀在夕阳下泛起青芒。
冯俊强跳下车,靴底碾碎一块带霜的碎石。他扫过卡车上整齐码放的木箱,封条上 “军用物资” 的戳印还未干透,却在 “国民政府封签” 三字前顿了顿 —— 一个小时前,这些箱子上印的还是 “八路军”。
“和长官亲自压阵,足见对咱们的信任。” 冯俊强笑着递上清单,余光瞥见俞飞鹏正带人仔细核对弹药数目,“不过贵部上次接收完物资据说还失踪了一部分,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