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22章 儒道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22章 儒道解决不了的问题(2 / 2)

儒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论语·宪问》云:“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又云“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国家有道的时候要言行正直;国家无道的时候仍然要品行正直,只是说话做事的时候要低调谦逊。有德行的人一定会讲道理,但讲道理的人不一定有德行,仁爱之人一定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仁爱。

为什么要正直,要勇敢?

正直意味着有底线,勇敢意味着敢于反击。为人可以低调谦逊,仁爱有礼,但如果有人敢触碰自己的底线,自己就敢正面硬刚。所以儒家在讲温良恭俭让的同时,也讲积极进取,讲以直报怨。要求为人臣者立于丹陛之下,要有敢于据理力争、犯颜进谏的勇气和魄力。

但是,儒家学说也不是讲给老百姓听的,他的教育对象是贵族、士族和其他求仕之人。先秦诸子百家,包括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在内,他们的学说主要都是为统治阶层说话,很少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

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对于老百姓来说太过铺张浪费且没有必要。而墨家的节用节葬却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老百姓已经过得很苦了,满心希望自己能过得更好一些。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诸子百家本身多为王族后裔,不是贵族世家,就是士族新贵,不可能对老百姓完全的感同身受。

最新小说: 陈情余韵:忘羡情牵仙梦 做断袖嘛,哪有不疯的 路人炮灰,但万人迷 说我生不了?二嫁京圈大佬一胎三宝! 高门长媳 七零下乡,硬汉老公被撩的眼通红 订婚宴上,男二撩又茶 心声泄露后:满朝文武爱上吃瓜 女帝上位,朝野权臣步步沦陷 非正常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