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姜子牙的第二十三世孙,卫国濮阳(今河南滑县)人。吕不韦的名声,一直很有争议。司马迁评价他说:“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
什么是闻者?大意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
《论语·颜回》篇中,孔子回答子张的问题说:“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那些有虚名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爱的样子,他们的实际行动违背了仁,却还毫不惭愧地以仁人自居。这种人,大至天下,小至大夫的封地,都有名声。
司马迁认为,吕不韦是个表里不一的小人。
但这个小人很有本领。他原本是一个大商人,平日里“往来贩贱卖贵”,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积累起了富可敌国的家产。
有一年,吕不韦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生意,见到了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子楚后大喜,说:“此奇货可居”在他眼中,子楚就像一件珍奇的宝物,可以囤积起来,以后再高价卖出。于是,他开始筹划用金钱铺路进行政治投机。
子楚(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47年),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嬴姓,秦氏,本名异人,后改名子楚。他是安国君的庶子,而安国君是当时秦国的太子。子楚作为庶子,本来不受亲爹的重视,于是被送到赵国来当人质。他在赵国的日常财用并不富足,生活非常困窘。
吕不韦敏锐地发现了机会。他用重金叩开了子楚的家门,承诺想办法让子楚成为秦国太子。子楚承诺他道:“如果计划实现,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突破口在安国君的宠妾华阳夫人。华阳夫人膝下无子,如果她收子楚为儿子,并说服安国君指定子楚为继承人,她的下半生就有依靠了。
安阳夫人觉得吕不韦很有道理,开始对安国君吹枕边风。她成功了,子楚于是成功了,他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吕不韦于是也成功了,他被聘请为子楚的老师。
吕不韦有一个年轻美丽而又会跳舞的姬妾,子楚一眼就看中了她,厚着脸皮请吕不韦把她送给自己。吕不韦既已耗费了大量家财,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献出了这名女子,是为赵姬。赵姬嫁给子楚十二个月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起名为嬴政。赵姬母因子贵,被子楚立为夫人。据《史记》记载,赵姬曾经和吕不韦同居过,嬴政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而不是子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