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节 陈暠的心机
大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正月底,就在额色库的上书送到老皇帝面前后,老皇帝立刻便派了新任的漕运总督——平江伯徐瑄作为钦差押送赈灾钱粮亲赴陕西灾区赈灾。因为上一次的漕运大案,经内阁提议,老皇帝特别新设了一个专司朝廷钱粮物资漕运的总督,平江伯徐瑄作为靖难战争中专司负责物资运输的老将,为人又刚正不阿,自然就成了大明首任漕运总督的最佳人选。
有了这样的人做钦差,想来赈灾的钱粮物资是不太可能被贪墨多少了,顶多就是在下发过程中有所克扣,但按照蒙禹所预计的有七成左右落到灾民百姓手上是应该能做到的。当徐瑄亲自押运着钱粮来到陕西灾区的时候,却发现受灾一月有余的百姓并未有饿死冻死的。
一开始,陕西官员都说是自己赈灾有功,可随徐瑄同来的锦衣卫探子很快就查出这是燕云商会在赈灾,徐瑄立刻招来元朔嘉奖,而元朔自然也不敢专美,如实上报了这是草原大汗额色库拨付了五千两黄金用于赈灾,而燕云商会也拿出了三千两黄金一同赈灾,这才保证了灾区百姓没有饿死冻死。
徐瑄立刻将实情如实上报,老皇帝闻讯大喜,也不管额色库和元朔有什么阴谋阳谋,立刻诏令内阁予以嘉奖。从此之后,燕云商会便成了陕甘百姓争相传颂的义商,而草原大汗赈济大明百姓的事也一时传为佳话,有了皇帝陛下的嘉奖诏令,陕西官府再不敢为难燕云商会。
而额色库这边也同样受到大明皇帝的嘉奖并再度许诺他一旦受到威胁,大明的陕甘边军将会立刻出动增援,这一下,有了大明边军作为外援,原先准备对居延海不利的草原部族全都偃旗息鼓,额色库这个草原大汗的位子便继续稳稳的坐了下去,草原也再度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宁静。
北方的草原消停了,南方的交趾却并没有消弭战乱,这边交趾镇守总兵丰城候李彬正在四处为征剿叛军疲于奔命,可极善于丛林游击作战的交趾叛军却总是无法剿灭,特别是在还俗的老和尚自称罗平王大将军的范玉带领下,更是神出鬼没,每次都是一打就跑得再无踪迹可寻。
就在交趾的乱象已经如火如荼的时候,那该死的交趾镇守太监马琪却并没有收殓,他一面说服布政使黄福瞒报交趾的乱象,另一面却依然再度横征暴敛,以当初黎利教他的为皇帝陛下建北京城皇宫和贺寿为由,于五月间再度向各州府增收税赋,一时间民怨再度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