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 第3章 《论语》第二篇《为政》第3章

第3章 《论语》第二篇《为政》第3章(1 / 2)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原文释义:

孔子说:“用政令来引导民众,用刑罚来整顿民众,民众只求能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教来整顿民众,民众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自我检点而归于正道。”

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治理模式中,“政”指政令,是统治者发布的各种政策和规定;“刑”指刑罚,是对违反政令者的惩罚手段。此治理方式以强制和威慑为主,民众可能因惧罚而暂时守规,但内心未真正认同,故无羞耻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中,“德”指道德,包括统治者自身的高尚品德及对民众的感化;“礼”指礼教,是社会的礼仪规范和道德准则。这种治理下,统治者以身作则,以道德引导民众,用礼教规范其行为和价值观念。民众受此熏陶,内心会生羞耻感,能自觉遵循正道并规范自身。

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两种治理方式的对比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以政令和刑罚规范民众行为,民众或许因畏罚而表面守序,但这秩序脆弱,因其行为非源于内心对道德正义的认同。一旦刑罚威慑减弱或有逃避机会,可能重陷违法,因其行为非由内在道德驱动。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重道德感化和礼教规范。统治者以身作则,民众潜移默化受感染,心生对道德礼教的尊重向往,自觉约束行为,避免违法犯罪并培养廉耻心,凭内在道德力量自我约束纠正。

2. 道德与礼教的力量

道德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灵,唤醒善良正义,形成无形力量,促人关爱他人、追求公平。其能激发同理心责任感,使行动顾及他人和社会利益,成就道德高尚、充满信任关爱的社会,增强凝聚力向心力。

礼教是社会秩序的外在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具体礼仪规范教导人们言行交往、尊老爱幼,提供明确行为指导,让社会生活有序和谐。

最新小说: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弟媳成了他媳妇,冷面糙汉心慌了 死亡回档一时爽,重生宗门火葬场 重生之拯救终极系列 有系统,有异能,我直接伪装神明 觉醒异能后,我哐哐给警局送业绩 不是炮灰吗?怎么反杀了女主 暗恋我十年不说?幸好有弹幕剧透 病娇男主搞强制被嫌弃?我喜欢! 易孕娇妃勾勾手,王爷俯首称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