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论语新论传统经典的当代意 > 第12章 《<论语·八佾>第12章 孔子论祭如在》

第12章 《<论语·八佾>第12章 孔子论祭如在》(1 / 2)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解读:

一、原文释义,启迪智慧

“祭如在”,意思是祭祀祖先的时候,要如同祖先真的就在面前一样。这里的“祭”指的是祭祀的行为,“如在”表示就好像存在于眼前。“祭神如神在”,是说祭祀神灵时,也要仿佛神灵就在跟前。

“吾不与祭,如不祭”,其中“与祭”指参与祭祀,“吾不与祭”就是我如果不亲自参与祭祀。整句话孔子表明,如果自己没有亲身参加祭祀活动,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是一样的。

孔子的这些话语强调了祭祀时内心应具备的状态和对亲自参与祭祀的重视。

在古代,祭祀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严肃的活动,人们通过祭祀来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感恩与祈求。“如在”的要求,是让祭祀者在祭祀过程中全神贯注,心中充满敬畏和虔诚,不能有丝毫的敷衍和不敬。

而孔子强调自己要亲自参与祭祀,是因为他认为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将内心的敬意充分表达出来,否则,即便举行了形式上的祭祀,也无法达到祭祀应有的效果和意义。

二、深度思考,哲思翱翔

1. 内心的诚敬

孔子所着重强调的祭祀时的态度,宛如一面明镜,清晰地映照出内心诚敬的至关重要性。祭祀,绝非仅仅是繁琐的外在形式和空洞的仪式流程,其核心要义在于内心深处对祖先和神灵那份源自灵魂的敬重、追思与感恩之情。唯有当我们的内心充盈着真诚的心意,怀着敬畏与谦卑,才能赋予祭祀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深远的意义。这种诚敬,不仅是在特定的祭祀时刻,更应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基石。

2. 亲身参与的意义

最新小说: 七窍玲珑咒:血音劫 凌霄与尘共安生 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谅,幸有你 分手后,神豪系统和美男降临 爱恨无情 穿书后我在后宫医手遮天 八零:闪婚大佬医生后被宠哭了 弟媳成了他媳妇,冷面糙汉心慌了 死亡回档一时爽,重生宗门火葬场 重生之拯救终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