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到醴陵的第一炮便这样放完了,非但无火无光,连个响都没有。
秋收的工作全部交给向朗,他理政多年,这方面经验丰富,足以胜任。接着又给邓艾王双派了个大活——集中训练县卒。邓王二人不明所以,但公子有令他俩必须执行。醴陵有城防军三百,还有在县衙听差的皂隶三十九人。王双将这些人集中安置在临时驻地,统一训练管理。邓艾则率领部队接管城防,负责县城的保卫工作。
杨戏送来的账册刘禅看过一次便放在一旁。渔家出身的他很清楚,这些纸面的数字未必靠得住,要了解真实情况,还得靠调查研究。
第二天一早,刘禅便找到杨戏,约他一起微服私访。同行的还有傅灿,也是在辩论会上露过脸的,被派来跟着杨县令实习。
三人换上最不起眼的服饰,既不安排车驾也不安排随从,骑着两匹驽马便出了城门。杨戏独乘一匹,傅灿与刘禅共乘一匹,三人二马直奔黄宣的庄园而去。
打蛇打七寸,黄宣作为县内最大的地主,又当了这么多年的县令,他不松口,其他人根本不可能配合。这道理刘禅门清,因此首先要做的便是搞清楚黄家的底细,摸准他的脉。
“杨先生,黄宣与长沙黄氏有何关系?”刘禅在路上也没闲着,向杨戏打听黄宣的来历。
“公子所料不差。黄宣乃黄氏小宗,是汉升将军的堂弟。”
“哦?那他平日与黄老将军可有来往?”听说黄宣是黄忠的亲戚,刘禅立刻加了小心。
“黄将军在长沙时与黄宣常有往来。将军之子多病,常年求医寻药,入不敷出时多得黄宣接济,二人情谊甚佳。”
“哦。”
刘禅哦了一声,没再多说。黄宣与黄忠有这层关系,处理起他来就更得注意分寸。若不管不顾地寒了黄忠的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黄氏庄园位于醴陵县城以北四十里,三人一路停停走走,赶到村子时天已交黑。杨戏想找家农户买食买宿,不想连敲了几户人家都无人开门。
“这却怪了,明明到了饭时,为何家家都没人呢?”傅灿不禁疑惑。
杨戏和刘禅也没见过这种事,更没办法回答傅灿。
“既然没人,接着往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