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将夜。
探哨极报:约七百鞑靼骑兵正在沿着足迹追击,距我军不足六十里。
朱常瀛不禁气恼,还有两日便抵达伯力了,这伙鞑靼人真不让人省心。
出来混的吃点亏又怎么了,为毛非要报复。
怎么算,时间也来不及,没准半夜敌人就追了上来,也可能更早,这取决于敌军指挥官的疯狂程度。
短暂讨论,朱常瀛下令马上转移。
也不需要转移多远,黑水对岸就可以。
此番前往伯力,亲兵卫队一个加强连150人,大小舟船七艘船员113人。两个村屯250几口中途加入队伍,此外还有30几个战俘,马360几匹,9辆满载大轱辘车。
这么多人员物资运输至对岸也是一项大工程,说来容易做起来困难重重,但再困难也要做。
选定过河航道,河道正中有一岛洲,转运分两步走,先将人员物资转运至岛洲,而后再转运至对岸。
三艘船只卸货清空舱位,队伍也开始紧张行动起来。
老幼妇孺优先转移,其次物资,最后为骑兵卫队以及两个村屯壮丁。
能否来得及,谁也不知道,要看鞑靼人是否给面子。
朱常瀛自我检讨,终究不够谨慎,应该早点将拖油瓶送去对岸,如此凭借手中力量也能勉强同鞑子周旋。
万幸,船员中有能人。
只花了半个小时便在河岸与岛洲之间拉了一条绳索,令行船既稳又快。
姚定邦觉着还是太慢,索性又拉了一条。
约六十米宽的河面,两艘平底沙船往来穿梭,三个来回便将老幼妇孺尽数送至岛洲。
此时探哨又来报:敌夜行赶路,距我方约四十里。
姚定邦神色凝重,“殿下,我们必须分兵!”
“我知道!”
人员好过,物资也好过,但马匹却是个麻烦,四条腿的活物,对登船极为抗拒。而且一艘沙船也装载不了几匹战马。战马因恐惧而乱动,搞不好还会将船弄翻。
姚定邦跪地,“殿下,臣求求您了,请您赶快渡河,我这边带着弟兄赶路。”
“好!”
这一次,朱常瀛没有闹妖也没有任何犹豫,马上答应下来。
“带足烤馕水囊,你带着弟兄马上走,咱们伯力汇合!”
转过头,朱常瀛看向两位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