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被秋风轻抚的秋林深处,南坡村,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村落,此刻却成为了风云际会的焦点。这里是二战区阎锡山司令的临时驻地,一个曾屡败日军却从未言弃的坚强堡垒。尽管它此刻已悄然置身于胡宗南麾下第一战区的怀抱之中,但历史的烙印依旧深刻。
阎锡山,这位自清末便稳坐山西龙头的智者,面对新环境,却先是对脚下的土地发起了“改名运动”。他觉得“南村坡”这个名字太过晦气,仿佛预示着困境与绝望,于是大手一挥,将其更名为“克难坡”。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更改,更是一场精神的觉醒。他倡导克难运动,激励将士们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共同抵御外侮。
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与信念,他还即兴赋诗一首:
“一角山城映万甲,朝宗九曲入孟门。
俯瞰苍穹寻无极,烘炉铸剑古今存。”
这首诗是否字字珠玑,或许难以定论,但在晋绥军的将士们心中,它却是无价的瑰宝。他们高声诵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勇气。
在这座新建的、气势恢宏的地主豪院里,阎锡山已经把它变成了自己的临时官邸。此刻,他正焦急地在屋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仿佛整个世界都压在他的肩上。
昨日,一封急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各日军增援部队突然停下了脚步,宛如被无形的力量所束缚。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各方势力都陷入了沉思与猜疑之中。
“难道……第六师团真的已经被八路军消灭了?”有人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这个大胆的猜测。但随即,他又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毕竟,那可是日军中的甲等师团,战斗力之强,他们这些曾与日军交锋的将士们心中再清楚不过了。
“八路军……真的能打败他们吗?”这样的疑问在每个人心中回荡,却无人敢轻易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