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华夏名人录 > 第74章 贾谊

第74章 贾谊(1 / 2)

一、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字太傅,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初年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贾谊年少有才,早年便以能诵诗书、善写文章而闻名。他在汉文帝时期曾任博士、太中大夫,后因受到大臣排挤,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贾谊的政论文章和文学作品均有着极高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足见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人物生平

1. 少年得志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在洛阳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聪颖过人,对诗书有着浓厚的兴趣。汉高后五年(公元前183年),年仅十八岁的贾谊便以能诵诗书、善写文章而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听闻贾谊的才华,便将其召至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的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取得了显着的成就,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登基后,听闻河南郡治理有方,便擢升吴公为廷尉。吴公趁机向汉文帝举荐了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入京,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年仅二十一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然而,他凭借出众的才华和敏锐的洞察力,在博士任上表现出色。每逢皇帝出题讨论时,贾谊总能迅速给出精辟的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对贾谊的才华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他为太中大夫。

2. 针砭时弊

贾谊初任太中大夫时,便积极为汉文帝出谋划策。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贾谊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然而,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针对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背本趋末”(弃农经商)和“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贾谊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在政治上,贾谊还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尽管贾谊的才能和表现得到了汉文帝的认可,但他很快就遭到了朝中大臣的嫉妒和排挤。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嫉妒贾谊年轻有为,纷纷进言诽谤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汉文帝逐渐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

最新小说: 投喂毛茸茸,小雌性被全星际宠疯 少爷不做总裁学做起了饭2 往事三部曲 侄媳改嫁他,腹黑军官乐疯了 醉酒情话发错,女总裁要做我老婆 胎穿70,本宝宝有天眼 仇富 母子双穿越,儿子是我的金手指 分身万界的我加入了聊天群 全员火葬场!真千金她断亲后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