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崇祯这一后世人的敏锐眼光与深刻见解来看,他内心深处自然是渴盼能拥有一批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将帅之才,这些将帅不仅要具备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克敌制胜,还需拥有一定的政治智慧与战略眼光,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战争局势,协调各方关系,使军事行动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而这,也正是他往后着力要着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
为此,崇祯计划下一步计划开设皇家军校,通过系统而专业的军事教育,大量培养具备深厚军事素养的优秀军事人才,为大明的军队注入新鲜血液,重塑军事力量。
不过,他亦深知,培养军事人才并非一蹴而就之事,犹如培育参天大树,需历经岁月的洗礼与耐心的浇灌,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仍需从长计议,精心谋划,稳步推进。
此次成立的大都督府对于崇祯来说,不过是应对当下局势的权宜之计。他企图借助大都督府这一全新的军事机构架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军事集权改革,以达到将军权全面掌控在自己手中的终极目的。
大都督府下设中、左、右、前、后都督等重要职位,并设有都督同知等辅助官职,以构建起一套严密而高效的军事指挥体系。
黄得功因战功卓着,被任命为中军都督,封靖国公,加左柱国。黄得功在崇祯重登大宝的艰难历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他凭借自身的威望与实力,全力支持崇祯迅速整合了江北四镇,为崇祯的复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其功劳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军都督的不二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