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送日子之盛谈传统婚姻的特点和改变
冬日的寒风如刀子般刮过,岳西南的村落被一片萧索的冷意笼罩。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瑟瑟发抖,田野里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整个村庄仿佛被冻住了一般。就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日子里,阿丽一家迎来了从岳中松江市远道而来的客人 —— 贾晓臻父亲贾茂林带队,土根开着他的商务车,与贾晓臻、王世坨一同前来阿丽家送日子。
三爷爷迎客人到堂屋,一一给大家倒上茶水,闲聊了几句家常后,话题渐渐转到了岳西南这边的传统婚姻上。“咱岳西南这边,传统婚姻的讲究可多了去了。” 三爷爷缓缓说道,“就说这婚姻的缔结,以前那大部分可是包办的。”
贾茂林微微点头,问道:“三爷爷,包办婚姻具体是咋个说法呢?”
三爷爷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这包办啊,一方面,在决定跟谁结婚的时候,家里人主要看的是对方家庭的经济条件、家族背景,对孩子们个人的想法和条件倒不怎么看重。毕竟在过去,婚姻那是两个家族的事儿,为的是延续家族。另一方面呢,整个结婚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父母、族人还有媒人在操办,孩子们自己说了不算。以前的帖子,那都是以父母的口气写的,都是长辈们的意思,根本不考虑孩子们愿不愿意。而且传统婚姻讲究‘三媒六证’,可就是没孩子自己啥事儿。”
三爷爷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这包办啊,最着名的例子就是《红楼梦》中贾府的大小姐元春。那贾府在当时可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元春自打小就被家族寄予厚望,不仅模样长得俊,还得端庄大方,给贾府的女子们做个榜样。到了元春及笄那年,婚事就提上了日程。
元春的父母,贾政和王夫人,就开始在亲朋好友和家族长辈里头寻摸合适的夫婿。他们考虑的头一条,就是对方家族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当时京城那些有头有脸的富商、官宦人家都进了他们的‘候选名单’。后来,他们把目光定在了和贾府有世交的礼部尚书家。那家子不仅家财万贯,在朝里头也有不小的权势,和贾府的政治利益那叫一个契合。
可这事儿对元春来说,来得太突然。她心里头早有了个青梅竹马的表哥柳湘莲,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的,常常在贾府的花园里吟诗作对,互诉衷肠。可元春心里清楚,在这个家族至上的年代,个人那点情感,跟芝麻粒儿似的,根本不算个事儿。她只能把那份感情往肚子里咽,乖乖地听父母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