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港城金融危机(1 / 2)

杜泽所说的正是港城金融危机,这件事在前世轰动很大,杜泽也看过这方面的介绍。

1998年的夏天,港城这座繁华的城市被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所笼罩,而港城金融市场上的气氛更是压抑得令人窒息。股市、楼市暴跌,大量公司倒闭,百姓失业,整个金融体系岌岌可危。恐慌像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媒体报道中充斥着“自杀”、“跳楼”的字眼,人们生活在一片阴霾之下。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那群狂傲的国际炒家。他们在横扫东南亚诸国,赚得盆满钵满之后,野心愈发膨胀,最终将魔爪伸向了华夏港城。港城,这个被誉为“东方之珠”的地方,此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危机其实早在1997年7月2日,也就是港城回归祖国的第二天,就已经悄然降临。只不过,那时的风暴中心尚在千里之外的溙国。溙国政府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导致溙铢价值迅速贬低,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紧接着,公司破产、人民失业,金融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最终,整个国家的市场经济进入混乱状态,人们的生活失去了秩序。

主导这一切的最大幕后黑手,正是被誉为“全球经济的强盗”的乔治·索鲁斯。他利用溙国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漏洞,大肆做空货币,从中获利。1992年,索鲁斯大量做空英镑,获利超过10亿美元;1994年,他又将目标转向磨西哥,导致磨西哥外汇储备告急,货币与股市崩溃。这一次,他把目光聚焦在了港城身上。

起初,国际炒家们表现得很有耐心。1997年7月中旬,少量的国际资本开始对港元进行试探。港城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只动用了10亿美元的外汇,加上一些常规政策,就稳定了局势。港城市民几乎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结束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继续沉浸在一片繁华之中。

然而,危机并未就此解除。相对于亚洲其他市场,港城的底蕴固然深厚,但缺点也很明显:巨大的楼市泡沫、偏高的家庭负债、企业过度依赖借贷、贸易赤字严重等等。这些问题,也被国际炒家们看得清清楚楚。他们早就开始暗中囤积港元和期货合约,伺机而动。

1997年8月中旬,炒家们终于对港元发起了第一轮冲击。8月15日和16日两天,炒家们集中抛售了40亿港元。港元与美元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通过与美元的挂钩保证港元的稳定性。受到这波冲击,美元兑港元的汇率一度达到警戒线,恒指也大幅下跌。但港城和溙国不一样,当时的外汇储备多达近1000亿美元。金管局动用美元外汇回收市场上过多的港元,同时提高利率,再次化解了危机。

然而,好景不长。1997年10月17日,湾湾弃守新台币兑美元的汇率,几天之内就跌至10年来新低。这一次,索罗斯带领其他国际炒家们,瞄准时机,准备对港城重拳出击。10月21日开始,国际资本连续三天抛售了共1000亿港元,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港城市民陷入恐慌之中,他们蜂拥至各大银行,只为了将手里的港元兑换成美元。

“这可怎么办?港元要是垮了,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一位老大爷在银行门口焦急地对身边的人说。

“是啊,听说那些炒家们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却要承受这样的损失,真是不公平!”一位年轻女士也愤愤不平地说道。

最新小说: 相亲对象大三岁,是你啊,老师 小刘盗墓之秘宝现世 重生60年代纵横北境 偏心假少?我在星门打怪道法滔天 追魂传 重生:枪断万古,我为人族挽天倾 修仙技校,全网求我开班! 重回1978:从换亲女知青开始 天道飞龙 从重生复仇到甜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