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刚刚安定不久,时任通政司使的燕小公爷,忽然在朝堂上公然谴责长公主,指出她悖逆皇上、结党营私的罪名。
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臣议论纷纷,原来长公主所谓的卧府养病,是因为犯了错被皇帝惩处。
皇帝休养了半个月才视朝,听得这样的启奏,忍不住一阵心寒。
他知道,这份奏疏一定是晏沁跟煦尧那孩子商议过后的决定。
她怕皇上从此放弃了燕家,所以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燕煦尧大义灭亲、一心为公的美名。
殊不知,能让燕家依旧屹立于朝堂之上的,哪里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忠君之心。
分明是一个老父亲的拳拳爱女之心。
可惜啊,她养的这个宝贝孙子,关键时刻不仅没有站出来维护她,反而亲口把她的罪行公之于众。
李福全在御座旁,清楚地看见皇帝胸腔起伏,左手上一截翠玉扳压得指节发白,这分明是动了大怒。
“燕爱卿大公无私,赏。”
只赏了一座玉观音像。
至于长公主的罪行,皇帝并没有明示。
六科给事中许言礼当初得了皇帝的暗示,才敢在朝堂上参奏奉国将军。
如今既然皇上不再追究长公主的罪责,言官们也不敢再妄言。
事情便不了了之。
燕家在此事中,也只不过得了皇帝口头一句话,和赏的一个物件而已,并没有因此更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