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熠这番诛心的话如同一柄重锤一般重重地砸在芙蕖濒临崩溃的心理防线上,到了这时,她再也强撑不下去了。这段日子以来,她的心里饱受折磨,深知不该为了一个老鸨的身份而背叛自己的知己。可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此时想停下来就已经来不及了。
向三娘见芙蕖的心志有所松动,也趁机劝道:“芙蕖,你要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如就趁着现在说出来吧。东家的身份你也知道,这京都很少有他办不到的事。我们又是多年知己,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我们这种人,能在这世上有一个谈心的朋友,那可是极其难得的事。在这聆音楼里,我向三娘就你这么一个知己,我实在不想看到我们有反目成仇的那天。”
芙蕖坐直了身子,看了一眼向三娘,自嘲道:“什么知己,全都是骗人的。三娘,若你真的曾拿我当知己,那你就坦率地告诉我,当初前东家选择楼里的主事人时,你有没有作弊?”
向三娘闻言一愣,不明白芙蕖这话从何说起,一脸茫然地道:“什么作弊,你在说什么,我怎么糊涂了?芙蕖,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什么了?你一定要相信我,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
“事到如今,你还在装无辜,我已经知道了。”芙蕖歇斯底里地道,“当年选主事人时,盒子里有两支长短不一的签。前东家事前声明,抽到短签的担任楼里的主事人,抽到长签的从旁协助。可是,你为了成为楼里的主事人,竟然偷偷折断了手里的签,是也不是?”
沈熠这时感觉自己突然吃到了一个大瓜,看了一眼向三娘,好奇地道:“到底怎么回事?”
见沈熠对这桩多年前的事颇感兴趣,向三娘苦笑一声,也没有选择隐瞒,有些感慨地对沈熠讲起了她与芙蕖相识、相知的过程。沈熠则安静地听着,听完之后,他的心里满是唏嘘。
向三娘十岁那年,家里遭了饥荒。为了保住其兄长的性命,给家里留下一脉香火,她的父母将她卖到了当地的一座名为“拜月台”的青楼。当时的她内心充满了孤寂和感伤,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恐慌,因而偷跑过好几次,可每次都被抓了回来。而在最后一次逃跑时,她恰好遇到了也想逃离拜月台的芙蕖。再次被抓回去后,两人同时挨了一顿打,又被关在了同一间小黑屋里,一起饿了三天肚子,差点儿就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