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4日,星城市,高新区。
初夏的天空晴朗通透,远处岳麓山脉青翠叠嶂。此时此刻,一场全省瞩目的会议正在潇南科学会堂召开——
潇湘省“芯谷建设大会”。
会议规格空前高。省委书记赵建国、省长李一凡、省发改委主任张廷山、省工信厅代表钱雪峰,以及来自中微公司、长鑫存储、凡星资本、华为终端、小米产业集团、京东方、腾讯云等十余家龙头企业代表悉数到场。
这一幕,象征着潇湘省第一次以完整阵容,公开发布“芯片第三极”的战略布局。
台上,李一凡身着深灰西装,神色沉稳,正向全体与会者讲解一份核心文件:
《潇湘省“十四五”芯片产业发展主战略(草案)》。
“我们潇湘省有能力、有底气,在全国构建第三极芯片生态。”
“第一极在华东的长三角,第二极在中部的武汉光谷。”
“第三极,将立足星城市、辐射中西部、链接全球,打造晶圆制造、设备研发、材料配套、EDA设计等四大板块协同的‘完整链条’。”
掌声雷动。没有人再怀疑这位新省长的野心与谋略。
—
就在前两日,长鑫存储正式对外披露新一轮融资数据:
——2020年5月,长鑫完成C轮融资,总金额高达156亿元,估值突破1000亿元。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大基金”)成为其核心股东,持股比例提升至14.6%。
——芯片生产线达到月产4万片DRAM晶圆的能力,成为大夏大陆唯一具备自主内存芯片稳定量产能力的企业。
此数据一出,行业震动。
赵建国亲自批示:“将长鑫作为战略牵引工程,纳入潇湘十四五重大科技支撑体系。”
而李一凡更进一步——
他调集省财政厅、发改委、工信厅、商务厅、外事办五厅处级干部,设立“潇湘芯谷建设指挥部”,自己兼任总指挥,明确五项任务:
1. 落地长鑫二期工厂:土地划拨、能评、安评、环评“三评同步”,确保9月正式开工;
2. 引入材料与封测龙头企业:引导京东方新建封装线,引入中材科技落户星南产业园;
3. 推动腾讯云与中微公司成立AI芯片实验室,打造AI+存储联合方案;
4. 对接国际EDA企业,在潇南新区设立区域技术支持中心;
5. 建立芯片全产业链金融基金,凡星资本牵头,目标规模300亿元,首期80亿先行投放。
—
会议间隙,李一凡接到政务院副总林建国的加密来电。
林建国语气坚定:“你这步棋走得很好,现在长鑫与中微一南一北布局,凡星传媒舆论配套,潇湘芯片产业第一次有了真正的战略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