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世子多问了一句,“当夜长公主在场吗?”
下人支支吾吾,不敢说不在,也不敢说在。
平王瞪一眼儿子,“够了,将这里都收拾了吧。”
他去偏厅坐下,朱筝没有问他探看的如何,上茶后安静的坐着。
“宸王去世前,请封世子的折子已经批下,宗人府也在制作玉牒,若不是遇上太皇太后崩逝,现在已经明旨示下,不过宸王府由嫡长子继承是毋庸置疑的。”平王斟酌言语说,“只是宸王封号给的太大,陛下恐怕不愿意再继续这个封号。”
“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全凭陛下和叔王做主。”朱筝委婉道,“只是我生于京城长于京城实在故土难离,蓼州也没有什么值得牵挂,若能傍着云儿长居京城就再好不过了。”
朱筝既然识趣,平王就没有要说的。
宸王下葬后,宸王世子继承王位,为和安郡王,怜稚子无辜,赐居京城。
陆雨除名,她的小儿子小女儿分别记在宸王后院两个姬妾名下抬位份为夫人,其余姬妾原地遣散。
至于亓昊,朱筝不想养,平王就准备把他过继给一个无后的宗亲,身上的爵位小了点,但也是爵位,现在宸王不在了,王妃能留住他的小命,长大后再给一副身家出去单过,外人都要夸一句宽厚,爵位自然是不可能有的。
但是长公主得知后说昊儿自出生起就被宸王当世子对待,实在不想他父母离世后就被人薄待至此,昊儿既然称呼她一声姑母,她就要护他周全,正好她膝下无子,就过继昊儿到她膝下。
她还要为亓昊请封郡王。
朱筝如何肯,按说陛下正当盛年,他的兄弟就不该降等袭爵,但是宸王死的不光彩,陛下心里有气迁怒,让她儿子降等袭爵,好在允诺她们在京生活不用去封地,而且身上的郡王可以沿袭三代后再降等袭爵。
这样算下来,子孙后代还能多得一代郡王,她也不亏。
现在陆雨生的儿子也要当郡王,那她朱家的脸皮不要了。
新寡之人不能上朝,朱筝写了折子托父亲带到朝上,言明长公主此言是要逼死她,她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她嫁给宸王太后做的媒,宸王宠妾灭妻不见长公主有半句言语,亓昊生母之死与我无关,亓昊在府中却总是污言秽语,屡屡冲撞。
叔王觉得分开对孩子好才有过继之提议,若是长公主觉得亓昊委屈了,还请长公主替弟休妻,我自愿下堂,独子云儿随我归宗,请长公主扶正陆雨,认亓昊为宸王嫡子,承继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