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袁燕 > 第554章 燕王

第554章 燕王(1 / 2)

“白马之盟”,就是汉高祖刘邦在剪除汉初的异姓王之后,跟朝臣将军们杀白马立盟约:“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不过,即便沮授提到了“白马之盟”,袁熙也不打算停止自己的脚步,他并不担心所谓的“天下共击之”。

因为,董昭还给他提供了一个方案,就是利用新建的燕王国,把整个大汉朝堂搬到燕国去,简单的说,就是让所有朝臣做个选择,那就是你要做汉臣?还是燕臣?

本来“三台六司”就是袁熙设立的,他的王国自然也是按照这个配置来。

至于领土,袁熙也是不客气,直接把河北四州青、幽、并、冀,河南三州兖、豫、徐,全部纳入燕王国的板块。

另外,袁熙还把司隶直接裁撤,颍川府也变回了颍川郡,洛水郡、颍川郡、陈留郡和南阳郡也各自回到了雍州、豫州、兖州和荆州的范围。

许都虽然还是大汉的都城,但是袁熙已经在着手迁都的事宜,或者说,在邺城建都,燕王国的都城。原来的魏郡也改名为河北府,等于是都城所在地的代表,袁熙没有再设司隶,而是把河北府单独从冀州划分出来,与其他十三州并列,河北府尹等同于州刺史,初代府尹是董昭的弟弟董访。

由于邺城内部基本上没有土地建设宫殿,袁熙干脆按照之前蓟城扩建的方式,在邺城北部先开始扩建,然后在扩建的城墙里建设自己的燕国王宫殿。

延康六年(公元211年)五月,小皇帝刘懿正式下诏,封袁熙为燕王,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

袁谦、袁诚、袁让、袁谅、袁训、袁谛、袁询等袁熙的七个儿子也都被封为列侯。

次月,袁熙封袁谦为燕国太子,又晋升袁谦为燕国中书令,统管燕国中书台。

至于朝臣方面,田丰自然平替过来任职燕国太傅。

燕国尚书台的尚书令被袁熙给了董昭,袁熙还给董昭晋封了乡侯。

燕国中书台的侍中袁熙给了被撤掉司隶校尉一职的审配;燕国御史台的御史中丞还是贾诩,但是贾诩成了御史台的唯一负责人;诸葛亮和司马懿还是一样,任职燕国尚书台的左右仆射。

空出来的燕国度农司尚书,袁熙调来杜畿任职;燕国兵马司尚书由陆逊直接接任;燕国官吏司仍是荀攸任职尚书;陈群也还是燕国刑罚司尚书;燕国工商司尚书也还是刘晔;陈震继续担任祭礼司尚书。

剩下其他朝臣也大多按照原样由汉室那边平替到燕国这边。

地方上空出来的雍州刺史由董和继任;雍州别驾由中书郎司马孚担任;兖州别驾由田丰推荐的侍御史卫觊担任。

其他地方官员不做调动。

将军方面,张合直接任职燕国骠骑将军;麴耀任职燕国车骑将军;赵云任职燕国卫将军;马振人燕国前将军;甘宁任燕国右将军;朱盖任燕国征东将军;褚燕任燕国征北将军;张辽任燕国征南将军;牵招任燕国镇北将军;于禁任燕国镇西将军;黄忠任燕国平南将军。

而且除了麴耀、马振、牵招、朱盖和甘宁需要留在地方上坐镇,其他将军全部回到邺城留守,而且被收回了所有营令。

最新小说: 双生魂记 新生代羁绊之光的旅途 娘被休后,傻子闺女来养家 作精男配攻略日常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四合院:让我妥协?你们想多了! 英烈传奇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港片:卧底端大嫂,你比反派还猛 暴走的崩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