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来到东北,一接触东北活,啥也不行。俺爹也觉得自己不行,俺爹看着大哥二哥做事也不如东北人会做。俺爹就给俺们说,咱都到东北了,要学东北人,看人家干活咋干,咱要多看多听多问多学习,要在生活中学习,要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的确,俺爹领俺们来东北谋生是太难了,东北的活没干过,东北的事没做过,还有的能干,会干,可惜没那东西,因此,干啥处处劣势,处处艰难。
冬天了,天一天比一天冷了。白天要是晴天,天气好,正常气温一般都是零下二十三四度了,要是赶上阴天,那就是二十五六度了,晚上那就更冷了,都得超过三十四五度了。
冬天了,冬天冷了,俺家来到这儿是头一年呀。俺家是啥也不懂啊。不懂就得多看多听多学习啊,多问呀。多看,那上哪看去呀?看,不用出去,也不用远走,就看东家大人和孩子咋干活,一天穿啥,戴啥就行了。
东家王大爷,是大队铁匠炉打铁的,王大爷天天出去上铁匠炉,开始换穿戴了,王大爷前些日子穿棉袄,胶皮乌龙,狗皮棉帽子,现在都换了,身上穿的换成老羊皮袄了,头上换成孬头皮帽子了,脚上换成大粘嘎达了。王大爷换了衣着,王大爷的老爹王七爷也换了衣着,王七爷是给大队放猪的,得天天赶着一群猪,出去上东廧子大地里遛豆茬去呀。上东廧子,地远呀,离家有四五里地,那要冷啊。冷,王七爷身上这回也都换了,身上全换上了厚棉袄棉裤,不但换上了厚的,还在棉袄外穿上了老绵羊皮袄。身上换上了,那头上和脚上更是换上了,那是头上换上了狐狸皮帽子,脚上换上了大粘靴。王七爷换了衣着,他们的孩子更要换了,都换成穿大厚的衣裳了。
人家都换了厚衣着,俺家换啥呀?俺家不行啊。,俺家没有啊。俺家俺爹穿的鞋就别说是粘靴粘嘎达了,就是普通的胶皮乌龙都没有啊?那是棉帽子没有棉帽子,棉衣裳没有棉衣裳啊。俺爹出去穿的还是在关里穿的棉衣裳呢,俺爹穿的,在关里家行,那还是厚的呢,可在东北,俺家的厚衣裳连人家薄的都不如。那个时候,天气太冷了,说滴水成冰那是一点也不假呀。自从俺家到了新家,老王家的用水挑水活,还有俺家用水,都是俺爹一个人包下了。老王家喂的猪多呀,喂一头大母猪,还喂了几个大克朗猪。一天烀猪食,泡瘪烀用水可多了。一般来说,一天连人吃水带喂猪,至少也得五六挑子水。挑水远,挑水得上前趟街老李家杖子外面大井去挑,一个来回就得一里多地。挑水远,还有打水难,没有经历过是不会知道的,那时,冬天,上大井打水,那上井台子打水是相当难了,井台子那是冰天雪地,井台子几天不搞大镐刨,那水洒了,冻成的冰就老高了,冰冻高了,井台子滑呀。井台子滑还不算,那大柳罐斗子挂冰,那井里一圈子挂的冰都老厚 了,那样,打水,从井里往上提水,摇辘辘是十分难呀,还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啊。在刚来时,天还暖和点,那时挑水,还可以啊,可后来,天冷了,就受不了了。受不了俺爹也得学会呀。就那样,俺爹考虑是住人家,那每天还是坚持着给六挑子水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