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朝廷在景山堆煤,以防元朝残部围困北京引起燃料短缺。因此该山又称“煤山”。
据明代嘉靖年间的《北京城宫殿之图》(藏于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图书馆),这里又名“梓金山”。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军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检缢死于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为笼络人心,将此槐树称为“罪槐”,用铁链锁住,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
6.?清代?:
清顺治八年(1651年),万岁山改称为景山。
乾隆年间在山前修建了绮望楼,依山就势在山上建筑五方佛亭。中心建有万春亭,东侧依次建有观妙亭和周赏亭,西侧依次建辑芳亭和富览亭。在山后重修寿皇殿建筑群。并设景山东坡崇祯皇帝自缢处,立下马碑。乾隆年间景山的建筑达到最辉煌、繁盛的阶段,由于景山园林自元代起划为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所有建筑都按照皇宫规制建造,等级之高,形态之异,原貌保持之完整,非常少见。
7.?近现代?: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事变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景山受到严重破坏。法军进城后先上景山,十多人把守园门,不让日军进入,先放俄军进入后才让日军进入。在景山五亭内的佛像中,四尊被掠走,各殿陈设宝物也被洗劫一空。
待帝后回銮,景山已风华不再。到宣统帝逊位后,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景山仍由清皇室使用。
民国13年(1924年),冯玉祥部占领景山,架设大炮,驱逐溥仪出宫。此后景山一直由北洋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