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太傅回头,看向打得难舍难分的两人,对李大牛说:“咱一起回去,让她们打个痛快!”
听到这话,李大牛夫妻只想哭...
同一时间,想哭的人不止这两人,收到北境来信的两人,也想哭,但这会只能强装镇定。
翌日,逢十,城北集会。
李云溪从堆满粮食的屋子醒来,锁好门窗,顾不得吃早饭,拉着李云泽跑去集市。
李云诚见状,跟了上去。
眨眼之间,三人消失,陈氏叹了口气,“云霞,先吃饭,一会我领你去集市。”
李云霞:“嗯。”
片刻后,李大牛端着蒸屉走来,没看见人:“云溪还没起么?”
陈氏撇嘴:“云诚跟着两冤家去了集市。”
李大牛一愣,“昨晚滚了一身泥回来,今天就好上了?”
陈氏瞪他:“啥叫好上了?你要不会说话,就别说。”
李大牛:“....”
三日后,掰玉米小队,陆续回到禹都县。
萧老太傅对这次二茬玉米很在意,每日守在县衙口,统计各处收成。
士兵掰回玉米,不代表这事了结,地里那么多玉米杆,李大牛自然舍不得,这些可全是上等草料。
为了早一日把玉米杆拉回来,咬着牙把马厩的马全贡献出去,让它们拉玉米杆。
兄妹两人也分到十匹马,帮着拉玉米杆。
直到雨落下,事才算了结。
这场雨,断断续续下了十来日。
她们的夏衣,变成了薄袄,萧府也烧起了炭。
李云溪兄妹来到萧府时,他们都谈了好一会。
萧老太傅将一书册递给他,“云溪,你来看看,这是第二茬玉米的收成情况。”
李云溪接下册子,快速翻看起来,大部分都是200斤左右的收成,有三处地,亩产竟高达380斤,其中就有七子岭。
她有些惊讶,问:“萧四,种子都是统一育苗的?”
萧扶云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将这三处的玉米、玉米杆,单独存放起来。
“是的,所有种子,都来自林家庄。”
“土质呢?”
“你问的是什么土壤吗?”
见李云溪点头,萧扶云接着说:“这三处的土壤,与其他地方区别不大,唯独有区别的是,育苗后,因为太远,没用城里提供的地肥,而是就近找的。”
“地势呢?”
“除七子岭是坡地,大石乡和长兴镇都是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