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夜幕笼罩,万籁俱寂。
蔡邕的府邸内,一处书斋却透着柔和的光亮。
书斋中,蔡邕正专注于书法练习。
案几上,帛纸铺开,墨香四溢。
他手持毛笔,笔锋游走如龙蛇,正试图完美呈现独特的飞白体。
飞白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枯笔所写,极具艺术韵味。
蔡邕对此钻研颇深,平日里书写起来得心应手。
可今日,不知为何,笔下却屡屡出错。
“父亲,您今日心不在焉呀……”蔡琰轻声提醒。
蔡邕停下手中毛笔,微微叹了口气,放下毛笔,坐直身子,目光中透着忧虑:
“昭姬,为父今日心中实在难以平静。”
蔡邕一边说着,一边揉了揉额头,似是想要驱散心中的烦闷。
“父亲,可是有心事?”蔡琰关切地问道,她轻轻走到父亲身旁,为父亲斟了一杯茶。
蔡邕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道:
“奉先,做事太冲动了。”
“他先是杀了县令、郡守、刺史,如今又得罪了汝南袁氏,如何是好?”
蔡琰柔声道:“温侯眼里容不下沙子,总是意气用事。”
蔡邕微微摇头,声音带着一丝沉重:
“话虽如此,可世道复杂,并非单凭一腔热血便能行事。”
“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势力庞大。”
“奉先此举,无疑是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也是坏了朝廷纲纪。”
“希望此次征战匈奴,奉先能戴罪立功,有所长进。”
“匈奴兵强马壮,又擅长骑射,奉先此番出征,凶险万分。”
蔡琰心中,满是对吕布的牵挂,轻声呢喃道:
“温侯武艺高强,英勇无畏,定能平定匈奴。”
蔡邕仰头望着高悬的明月,微微叹息,喃喃自语:
“愿其然也,人生多舛,无奈之事,十常八九。”
蔡琰坐在琴案前,轻抚着五弦琴。
她的眼神迷离,思绪早已飘远。
想着吕布即将踏上遥远而危险的征程,思念如潮水般在她心中蔓延。
她轻轻拨动琴弦,琴声悠悠响起,似山间清泉,又似林间微风。
琴声中,天地仿若都变得寂寥无声,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她与倾诉思念的旋律。
蔡邕听到熟悉而又饱含深情的曲子,静静地伫立着倾听。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蔡邕轻声提醒道:“昭姬,夜深了,早点歇息吧。”
蔡琰回过神来,赶忙道:“让父亲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