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魏无忌听闻大梁城东门有个守门的小吏侯嬴,虽已年逾古稀,但为人正直,足智多谋。
魏无忌心中一动,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被埋没,于是亲自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去拜访。
然而,侯嬴却婉拒了他的礼物,语气坚定地说:“我几十年来一直坚守自己的操守,决不会因为贫困就接受公子的财物。”魏无忌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侯嬴更加敬重,他认定侯嬴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不久后,魏无忌大摆宴席,邀请了众多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
等宾客们都入座后,他亲自驾车前往东门迎接侯嬴。
侯嬴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毫不客气地坐在了公子的上座,还要求魏无忌驾车去集市看望他的朋友朱亥。
魏无忌没有丝毫犹豫,立刻驾车前往集市。
在嘈杂的集市中,侯嬴与朱亥旁若无人地交谈着,时不时用眼角余光观察魏无忌的反应。
只见魏无忌面色平和,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没有流露出一丝不耐烦。
侯嬴心中暗暗点头,对魏无忌的气度和涵养深感佩服。
经过这一番考验,侯嬴彻底被魏无忌的诚意所打动,他对魏无忌说:“公子您真是天下少有的贤主,我愿意为您效犬马之劳。”
从此,侯嬴成为了魏无忌的门客,为他出谋划策,成为了他身边不可或缺的智囊。
在魏无忌的府上,门客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各有所长,在这里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有的门客精通兵法,为魏无忌分析天下局势,制定战略战术;有的擅长武艺,帮他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有的善于外交,在各国之间周旋,为魏国争取有利的外交环境。
魏无忌对待每一位门客都如同亲人一般,与他们同甘共苦。
他从不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而高高在上,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军事行动中,他都虚心听取门客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
在魏无忌的悉心经营下,他的门客数量迅速增加,很快就达到了三千之众。
这些门客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他们怀着对魏无忌的敬仰和对理想的追求,汇聚在他的麾下。
魏无忌的名声也随着这些门客的传播,传遍了各诸侯国。
各国诸侯听闻魏无忌的贤能和他庞大的门客队伍,都对魏国心存忌惮,多年来不敢轻易对魏国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