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寒风如刀,割在他的脸上,双脚被积雪浸湿,磨出了血泡。
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当他终于到达陈先生家时,衣衫褴褛,狼狈不堪,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执着。
陈先生被袁安的诚意和好学精神所打动,收他为徒。
在陈先生的悉心指导下,袁安对《孟氏易》的研究愈发深入。
他日夜诵读,反复揣摩,不仅能够熟练背诵经典,还能结合现实,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有一次,在与同窗们讨论《孟氏易》中的一个疑难问题时,袁安旁征博引,从历史典故到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颖的观点,让在场的同窗和先生都为之赞叹。
随着时间的推移,袁安在当地声名远扬,不少学子慕名而来,与他一起探讨学问。
袁安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知识和见解,耐心解答他人的疑问。
他逻辑清晰,言辞有理,常常让众人恍然大悟,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赞誉。
永平十三年,楚王刘英谋反案发,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廷上下掀起轩然大波。
此案牵连甚广,数千人被下狱,朝野上下人心惶惶。
袁安被任命为楚郡太守,负责处理这一棘手案件。
初到楚郡,袁安看到的是一片混乱的景象。
监狱里人满为患,被牵连的无辜者们挤在一起,衣不蔽体,面黄肌瘦。
当地官员为了邀功请赏,在审讯过程中滥用酷刑,屈打成招,将许多无辜者也牵连其中。
狱中哭声震天,一片凄惨景象。袁安深感痛心,他决心查明真相,还百姓一个公道。
袁安不顾其他官员的反对和阻挠,亲自走访调查。
寒冬腊月,他冒着刺骨的寒风,穿梭在大街小巷,寻找案件的线索和证人。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询问,认真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日子里,袁安得知一位关键证人住在偏远的山村。
为了找到这位证人,袁安带着几名随从,踏上了崎岖的山路。
山路被积雪覆盖,十分湿滑,袁安和随从们多次摔倒,但他们没有放弃。
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手脚被冻得麻木,但袁安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找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