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总装,对接(1 / 2)

穿过几道安全门,李明远来到了404基地最机密的区域之一——电子实验室。这里是"长风"导弹的"大脑"——导航计算机系统的诞生地。

实验室内,数十名电子工程师正在紧张工作。与外界想象的高科技实验室不同,这里的设备看起来有些粗糙甚至原始。但李明远知道,在这些看似简陋的仪器背后,是他带来的远超时代的电子技术。

"李总工!"王博士看到李明远,立刻迎了上来,"太好了,您来得正是时候!我们刚刚完成了地形匹配算法模块的测试!"

李明远快步走到中央工作台前,那里摆放着一台半人高的设备——这就是"长风之眼"导航计算机原型。相比真正的导弹搭载版本,这台原型机要大得多,但已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专用计算机之一。

"测试结果如何?"李明远直奔主题。

王博士兴奋地打开测试数据:"非常成功!我们按照您的设计,将预先存储的地形数据与模拟雷达高度计输入进行实时比对,系统能够在5秒内完成位置修正计算,精度误差小于50米!"

李明远点点头,这个结果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在没有GPS卫星导航的年代,这种精度已经是极限了。事实上,这种地形匹配导航技术,在他原本的时代直到七十年代才真正成熟。

"逻辑通了,这是关键,"李明远说,"接下来测试抗干扰性能。模拟各种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导航精度变化。"

"已经安排好了,"王博士指向另一侧的设备,"我们设计了一套电磁干扰发生器,可以模拟从简单的自然干扰到复杂的定向电子战干扰。测试将在明天开始。"

李明远走到计算机主机前,打开机箱盖,里面是密密麻麻的电路板和元件。这些电路看似杂乱,实际上是他根据后世集成电路的原理,结合当代可用材料设计的半集成系统。虽然比不上真正的微处理器,但已经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

"存储单元扩容了吗?"李明远问道,"我们需要存储更多的地形数据,特别是关键目标周围地区的高精度数据。"

"已经按您的要求扩容到128KB,"王博士回答,"虽然这个容量令人咋舌,但我们用了您设计的多层磁存储技术,成功实现了。"

李明远满意地点点头。128KB的存储容量在这个年代简直是天文数字,但对于存储地形数据和导航算法来说,依然捉襟见肘。不过,通过他带来的数据压缩技术和优化算法,已经足够支持"长风"导弹的基本任务了。

"继续优化代码,"李明远下令,"每节省一个字节的存储空间,就能多存储一块地形数据,就能提高导航精度。"

"明白,李总工,"王博士郑重地点头,"我们不会让您失望的。"

最新小说: 王者荣耀:重生KPL女魔头 网游:我!唯一内测玩家 海贼王之海域骄雄 少女前线之因你而在的格里芬 崩坏三:我杀了他们,但我是好人 喂!亲一口,命给你! 网游之这个杀手是牧师 境界触发者! 山海经中山的故事 怪物猎人苍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