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我从前也想过,”李婳叹了口气,“咱们大刀阔斧的分田,先不说天下田地总有分完的时候。”
“就说一个村中,有懒的有勤快的,要不了几年,勤快之人又会攒下家财,又会买田置产,送家中子弟念书,懒的或者家中有人生病的,稍微遇上点天灾人祸就又成了佃户,”李婳按了按额头,“千辛万苦分的田地,还没捂热乎就又卖出去了,关键咱们又不能禁止土地买卖。”
小农经济的脆弱,贫困家庭的脆弱,远超众人的想象,到底是哀其不幸,还是怒其不争?
谁也说不清楚。
谢樱觉得自己尽管不能消除所有人的不幸,但让大家有一个平等去争的机会和资格,还是可以做到的。
“咱们先将税制改一改,从此以后,收税按照田亩来收,读书人不免税了,”谢樱倚在椅子上,“这样起码能保证财政不会被掏干净。”
“还有民间高利贷一事,”谢樱想了想,“我想着,咱们再分出去一批人,成立一个组织,专门负责民间借贷还有银票兑换之事。”
她想先弄出一个国有银行。
“专门管这些?”李婳看着谢樱,“这是个好法子,咱们圈定利息和本金,总有人日子过不下去前来借贷,与其让民间高利贷钻空子,咱们不如将此事自己弄了。”
“对,”谢樱点头,“可以先让他们用地契做抵押,从咱们这儿贷出钱来,到期后还本付息就是,跟当铺有点像,但利息比当铺低得多,估价也会比当铺公证,更要紧的是,咱们不会坑他们的钱。”
“有地契在手中,也不怕他们不还钱,”谢樱看向众人,“若是不还,便有官府出面将地契卖了,将放出的贷款收回便是。”
虽说银行信贷是个成体系的大活儿,但毕竟小农经济,资金需求有限,做个兜底还是可以的。
“好是好,只是有一样,”李婳看向谢樱,“若是将放款的权力全部收在咱们手中,只怕又会出现监守自盗。”
金融体系的人贪腐起来,可比地方官容易的多得多。
“民间高利贷说到底只是商业盘剥,万一结合官府权力,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李婳忧心忡忡。
“对,所以咱们规模不能太大,也不禁止民间的票号和正常借贷,咱们只是起个兜底的作用,放款也要更严格一些才是,”谢樱想了想,“这个不妨在每个县区设置一个主簿,专管此事,不消重新理出来一个部门。”
“然后再让各地监察御史,监察的内容加上放款的主簿和民间借贷,”谢樱想了想。
监察御史除了监察百官,再加上一个银监会的活儿。
“虽说不是万全之策,但也能说的过去,”李婳点头,“我回去就先筹备一下。”
谢樱按了按脑门:“哪有什么万全之策,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哪里有窟窿就给哪里打补丁罢了。”
李代将今日说的内容完完全全记录了下来,看向众人:“我都记得差不多了,将军还有什么要加上的?”
“没了,”谢樱摇头,整个人如同虚脱了一般,“大家谁还有想法,赶紧说一说,提前琢磨好,免得后面又要打补丁。”
秦若林和杨兴一脸崇拜的看着谢樱:“今日将军的想法,已经够我等回去学许久了。”
“是啊是啊,”赵常翼疯狂点头,瞬间觉得自己一早投降是明智之举,“闻所未闻,见所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