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周宇的傲慢,林耀东虽心存不满,却碍于对方的地位不便发作。
而常规则用轻松的话语缓和局面:“竞争能促进成长,如果你觉得他做得不够好,那就证明给他看啊。
”
随后,在新的一章中提到成立知识产权部的计划,这标志着团队开始重视创新成果的保护与管理。
常规发现周宇能力虽强,但性格还需磨炼。
作为学生,他的言行尚属正常。
科研中心相对单纯,与真实社会大有不同。
当常规提及林师傅的发明时,周宇立即认错。
林耀东对此冷眼相待,两人关系一直紧张。
常规不满他们争论,直接询问来访目的,指出市面上存在许多盗版问题,想知道他们的看法。
林耀东坦承早已注意到此事,甚至家中电视也购自盗版,令常规颇为意外。
林耀东提到,妻子购买了一台所谓的“便宜货”,结果发现是盗版电视。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对这种情况感到无奈,同时也感慨市面上盗版泛滥,普通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
常规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电子产品日益普及,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仍显不足。
周宇的生活轨迹简单固定,专注于科研工作,对外界变化鲜有关注。
林耀东提醒他,科研成果需要贴近大众需求,建议他多接触社会。
周宇对此表示理解,并承认自己的确需要拓宽视野。
常规提议在科研中心设立知识产权部门,以加强创新成果的保护。
这一提议让林耀东和周宇感到新奇,但也意识到当前缺乏系统性保护带来的问题。
常规指出,每项发明都应享有知识产权,只是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现状堪忧。
科研中心目前事务繁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根本抽不出人手专门负责知识产权部。
周宇直言现状紧张,而常规则表示只需安排几间办公室即可,他会找专业人士处理此事。
林耀东对此有些担忧,认为这将增加科研中心的成本。
然而常规却显得从容不迫,表示自己有能力在其他领域弥补这笔开销。
同时,他指出建立知识产权部不仅能保障权益,还能带来可观收益。
常规强调,当前科研中心正处于投入阶段,无需急于追求回报,而是要持续加大资金支持。
周宇迅速领悟到成立知识产权部的意义,提出可通过法律手段向盗版商索赔。
常规肯定了他的想法,并透露未来该部门首要任务便是起诉那些肆意侵权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