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从容解释。
果真如此,潘总在得知常规报价三十五万时,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
“苏总,您该不会是在跟我开玩笑吧?”潘总努力维持的表情最终还是崩塌了。
“生意场上的事怎能儿戏?我向来认真对待每笔交易。
”常规语气依旧平静。
“那我直说了,这个价位我实在难以接受。
你知道现在一万元都能办不少事,三十多万更是不小一笔钱!”潘总语气中带着几分恼怒。
“咱们可以继续谈,您报个您能接受的价格吧。
”常规为人爽快,不喜欢兜圈子。
“我坦白讲,我很想促成这次合作,但您的态度是否诚恳我无从判断。
”常规继续说道,“所以这个价格绝非玩笑,我很认真。
如果您觉得不行,请说明原因。
”
常规虽话语不多,却自带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潘总听完内心已掀起了波澜。
“这样的价格对我们而言过高,而且你们也没法确保这专利能让我们赚到这么多钱。
”潘总沉思片刻后说道。
“任何机构都无法承诺盈利数字。
”常规直言不讳。
“确实如此,赚钱本就有太多不确定性。
不过老实说,这项发明的技术含量似乎并不算顶尖。
”
“这一点我承认。
”
“但我想问,我们的发明是不是很贴近人们日常生活呢?”常规注视着潘总问道。
(?记号:?"2)
潘总坦言,自己被一项贴近生活的专利吸引,认为其符合大众需求。
他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坚定,也道出了内心的考量。
“您看到的价值,我们自然也看到了。
”对方回应道。
接着,话题转向了衣架的发展史。
衣架虽小,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刚推出时,许多厂商并不看好,觉得直接晾晒更简单,根本不需要这种额外的工具。
”潘总回忆道,“可短短几年间,衣架几乎进入了每家每户,数量至少超过十个。
”
“那时制作一个衣架成本约一**,售价一毛五,利润只有五分钱,却让不少企业迅速崛起。
”潘总补充说,“但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拖把甩干机利润绝不会这么低。
”
常规平静地回应,话语中暗藏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