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还夹着一片压平的桃花瓣,粉白依旧,像是还带着枝头的香气。小翠把桃花瓣夹在课本里,说要带着它去学堂,跟同学们讲苏州的故事,讲李师傅的糖画,讲桃花茶的清甜。
我站在院子里,看着满树桃花,风里带着熟悉的甜香。忽然明白,那些短暂的相遇,早已像这桃树的根须,悄悄扎进了我们的生活里。它们或许不会时时提起,却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比如闻到一缕甜香,看到一朵桃花,或是收到一封远方的信时,悄悄冒出来,带来满心的温暖。
就像苏州城的烟火,就像李师傅的糖画,就像这院中的桃花——它们是人间最寻常的美好,却也是最珍贵的温暖,藏在岁月里,伴着我们,一年又一年。
院中的桃树愈发繁茂,第三年春天,已是满树繁花。小翠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拽着我衣角的小姑娘,她站在桃树下,踮着脚摘花瓣的模样,倒有了几分亭亭玉立的姿态。林欢背着新做的书箱从院外走过,见她忙得满头汗,笑着递过竹篮:“我帮你摘,你去把去年的竹筛找出来,免得花瓣堆着闷坏了。”
两人配合着,不一会儿就收了满满两篮桃花。我坐在廊下看着,手边泡着今年新晒的桃花茶,清甜的香气混着风里的花香,让人想起苏州城郊那片桃花田。小翠忽然抬头喊我:“姐姐!今年多晒些桃花干,我们寄给小石头的时候,再给他带些林欢哥哥写的字好不好?他不是上私塾了吗,肯定用得上!”林欢闻言,耳尖微微泛红,却还是点头应下:“好,我挑几篇工整的诗文抄在笺纸上,再画只小老虎,跟去年李师傅寄来的呼应。”
桃花干晒好那天,我们正忙着分装,院门口忽然传来马蹄声。抬头望去,竟是个穿着青布短褐的陌生男子,手里提着个竹筐,见了我们便拱手:“请问是姑娘家吗?我是从苏州来的,受李师傅所托,给你们带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