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龙全程懵着被少年人扶着坐上了马车,赶路的车夫很是健谈:
“小哥,你老家是哪的?”
“幽州”
车夫甩了一下鞭子,感慨道:
“我老家是并州西河的,那年大旱连着蝗灾,你们幽州听说也被祸害得不轻吧?”
韩龙没有回答,车夫没有在意,继续说道:
“我们村子一路乞食,到了好不容易到了洛阳,又被官兵一路赶到长安,那个惨啊,
如果不是陛下仁德,恐怕早就进了野狗的肚子,
你也别害怕,咱们这边的官吏,可不像曹魏那边,很是和气,
等到了兵站,身子将养好了,租个田,或者找个活计干干,有手有脚,咱就能活下去!”
韩龙一路听着车夫的絮叨,了解了不少汉地的事情,很多东西在幽州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恩幼令?孩童陛下抚养,还能读书?
恤孤令?伤亡军士不仅自己有所赡养,就连亲属也衣食无忧?
他过去只听说蜀汉少年天子愚仁,殊为不智,按照王刺史所说,更是劳民伤财之辈,
欺压贤良,鱼肉百姓,对抗朝廷,穷兵黩武,蜀汉百姓苦其久矣。
他此行准备效仿古之聂政专诸,行侠义之举,刺杀此天下大害。
为此,他谋划许久,怎到了汉地,似乎什么都不一样?
到了驿站,赶车的车夫与驻守的士卒做了交接,把木木的韩龙带到旁边几个小屋里安顿下来。
饭食是加了盐和菜蔬的稀粥,真的有人救助流民?
第二日,有个背着药箱的医者行经此处,给韩龙检查了一下,说是身体很好,只是劳累过度,缺乏休息,并无大碍。
这日晚上韩龙的稀粥里就能稠一些了,驻守驿站的士卒很和蔼,告诉他驿站周围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是禁地,不许靠近。
在驿站众人看来,韩龙就像以前分配过来的流民一样,带着麻木,不过,很快都会好的。
幽州第一侠士韩龙,就这么在南郑兵站待了五天,什么事也不用干,每天就是吃饭发呆。
他甚至开始怀疑,他还能完成刺杀任务吗?
第六天,那个医者又过来了,给他检查之后说道:
“已经将养过来了,忧思过重,小问题,你准备去工坊干活,还是去屯田?”
韩龙从地上爬起来说道:
“我想去服徭役,修路那不是缺人吗?”
医者只是奇怪这个流民不选择种田和工坊,倒是没有多问,就和兵站的士卒交接了一下,带着箱子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