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事实,广平郡主送嫁时去过她二姐家,真是小小三间小房子,住着憋屈得紧。
吴王妃叹口气:“你三姐是宣王的次女,可惜是庶出,找的那个女婿,外光里涩。杜家那孩子成天在外头花天酒地的,没个正形。你四姐也是宣王家的庶女,母亲得宠,相中女婿后,硬让你大伯父请旨赐婚。可是婚后两人相敬如冰,日子过得跟腊月里的破屋棚似的。”
广平郡主听着睁大双眼,原来姐姐们的婚姻各有不爽,过得也不大容易,怎么她们都不说,还每天斗鸡戏狗,吃喝玩乐的?难道人生一场,只是醉生梦死吗?
吴王妃又道:“你五姐是齐王的嫡长女,嫁给杨家,是你皇祖父赐婚,过得还行吧。弘农杨氏巨富不假,但不是每枝都那么富足。英王和尚书左仆射杨大人是亲兄弟,这两家过得特别富有。秘书监的杨大人家里就一般了,全靠着杨氏宗族的帮扶,他家的甄夫人可是个河东狮吼的人物,给她当儿媳,不大好过呢。”
广平郡主才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只会看表面现象。现在听了母亲说那些堂姐们的婚姻情况,惊得睁大了眼睛。
吴王妃道:“霞儿,你不要以为自己出身好,是金枝玉叶就不愁嫁。实际上婚姻全是凭运气,男人的出身是一方面,其实外貌很重要,品行更重要。母妃虽没见过王家公子,礼部王侍郎是知道的,他家夫人虽是丧母长女,运气好得很。王侍郎家里没有纳妾,家风清正。你父王说了,人家父子三进士,从科举入仕,有真才实学的,这就是好出身,不比那些官宦世家差。而且,你父王说,王家看着不显山不露水,这几年经营得极好,家资巨富。”
广平郡主听了,心里开始活动,这样说,这人家是不错。又听她娘道:“你父王相中他当女婿后,着人打听了,先太后过七十大寿时,寿礼中出现的孔雀、鹦鹉、牡丹、大珍珠,可都是王家出手的,还有冬日在都城热销的蔬果、花草、宠物,也都是王家出产。看这架势,应是能持续的收入。算起来,再多几年,要压过韩五娘的买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