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慌忙用手去擦,生怕弄坏了女儿的“珍宝”,却越擦越多。
他紧紧攥着画本,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喉咙里堵得发不出任何声音。
巨大的心痛和汹涌的爱意交织着,几乎将他淹没。
原来他错过的,不是那些家长会、那些成绩单,而是女儿用整个心灵为他记录的、点点滴滴的“看见”和“加油”。
王老师的话如同警钟,再次在他耳边轰鸣:“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太阳,但每一颗星星,都值得被看见!”
而他,差点亲手熄灭了属于他的这颗星星的光芒。
第二天,项目汇报会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深色的长条桌光可鉴人,映照着天花板上冰冷的格栅灯。
巨大的投影屏幕亮着,正停留在郑超精心准备的那份PPT的封面页,色彩鲜明,标题醒目,无声地彰显着专业与分量。
集团总部几位面容严肃的高管坐在对面,目光锐利,带着审视的意味。
空气似乎凝固了,只有空调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
项目组长正介绍着前期的市场调研数据,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郑超坐在长桌一侧,面前摊开着他的笔记本电脑和项目资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本该全神贯注,随时准备接棒阐述自己负责的核心方案部分。
然而,此刻他的心神却全然不在眼前的会议进程上。
他西装内袋里,紧贴着心脏的位置,放着那张写着“我爱爸爸”的纸条。
而他的公文包里,暖暖那本沉甸甸的画本,像一个拥有生命的热源,散发着无声却灼热的温度,熨烫着他的神经。
画本里那无数个“爸爸加油”,女儿眼中的无数个微小却珍贵的瞬间,如同走马灯般在他脑海里旋转、放大。
王老师那穿透人心的声音,在耳畔反复回响:“……孩子不是做题的机器!他们的努力,他们的进步,他们身上那些宝贵的闪光点……难道就不值得看见,不值得珍惜吗?”
组长发言结束,目光投向郑超,示意他继续汇报核心方案部分。
所有人的视线也随之聚焦过来。那一刻,郑超清晰地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搏动,咚咚作响,几乎要撞碎肋骨。
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手心一片湿滑的冷汗。
他深吸一口气,这口气仿佛吸尽了肺腑深处所有的勇气和决绝。
他缓缓站起身,动作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
他没有走向连接投影仪的电脑,也没有拿起激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