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凄惨的叫声,划破了省城宁静的夜晚。
得知了老丈人遇害的消息,省城的督军大发雷霆,立刻安排兵卒连夜搜捕。士兵们打着火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脚步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然而,等到督军布置好一切的时候,何杨早就趁着夜色,身手敏捷地翻越城墙离开了省城,向着任家镇的方向狂奔而去。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坚毅的身影。
途经一处湖泊的时候,何杨停下脚步,看着平静的湖面,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潜入湖底。仔细记住了埋藏的位置,这才继续朝任家镇的方向赶去。
途经赵镇,何杨来到钱庄,将银票兑换了一些银元(大洋)。
趁着在裁缝店加价赶制服装的空档,他走进了一家店铺,精心挑选了一些贵重的礼物。
在赵镇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何杨换上裁缝连夜赶制的服装。在当地雇佣了一辆马车,将购买的礼物小心翼翼地装好。随着马匹的一声长嘶,马车缓缓启动,总算是踏上了前往任家镇的道路。
赵镇到任家镇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一路上闲着也是闲着,何杨有一句没一句的和车夫闲聊起来。
车夫是个憨厚朴实的中年汉子,脸上带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当他得知何杨想要去任家镇拜九叔为师,车夫十分不解地看了看眼前这位“富家公子”。
只见何杨身着华服,气质不凡,按理说,有财力购买如此贵重礼物的人,家境必然十分殷实。如果不是脑子犯抽了,怎么会有跟随九叔学道的想法?
当然车夫并没有看不起九叔的意思。
抛开红白事不说,这个不太平的时代,总会有遇到灵异的事情需要道人出马。而九叔降妖伏魔的本事,早就在这十里八乡传开了,乃是平民百姓敬仰的得道高人。
对于车夫的好奇,何杨自有一套说辞。他神色认真,缓缓说道:“幼时我远居外海,家人被邪祟谋害,死状凄惨。外国没有道家手段自保,我整日生活在恐惧之中,故此变卖家产回国学习。听闻九叔是得道高人,特此前来拜师。学习道法后,我定要以降妖除魔为己任,保境安民。”
这些说辞无数穿越者前辈早就示范过了,何杨编造的时候也是信手拈来。
这话匣子一旦打开,轻易收不住。
讲完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和“宏大”的愿景,车夫也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讲述起他听闻的一些事情。
车夫,这种常年走南闯北、靠拉车混饭吃的职业,其见闻自然要比一般深居一隅的老百姓多得多。
从车夫口中,何杨得知的九叔形象,远比前世那一小时左右的电影所刻画的更为细腻生动。许多电影之外关于九叔的事情,也如潺潺溪流,从车夫的口中源源不断地流出。
说完九叔的事情,车夫又饶有兴致的讲述其他见闻。
除去遥远的北边京城之外,车夫讲得最多的便是繁华的沪上。
那里繁华和灯红酒绿让他羡慕;
那里的外国人横行霸道让他畏惧;
那里的遍地是黄金的机遇让他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