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慌忙站起身,对着何杨连连鞠躬。
何杨笑了笑取出现洋,数出足够的数目递给女孩。又从篮子里拿起一根棒棒糖,轻轻塞到她冻得发紫的小手中。
“这根棒棒糖请你吃,吃完快些回去吧,外面天寒地冻的,莫要着凉了。”
女孩用力点了点头,眼眶中蓄满了泪水,亮晶晶的。
她抱紧了空了的竹篮,转身朝着孤儿院的方向,小跑着离去。那小小的身影,在喧嚣的街头显得那样孤单,很快便汇入了人流,消失不见。
在外简单吃过一顿午饭,何杨又回到了“品茗轩”茶楼。
他依旧坐在靠窗的那个位置,面前摆着那束半开的白色菊花。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喧嚣依旧。
茶楼内的客人换了几拨,他点的茶水也续了好几次。
预想中的接头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何杨并不焦躁。
他翻看着手中的《申报》,目光偶尔扫过窗外形形色色的人群。
然而,一天的时间过去了,依旧没有人现身。
第二日,又是一天漫长的等待。
日头渐渐西斜,给喧闹的沪上镀上了一层橘黄色的光晕,结果依旧是毫无收获。
不过,这等待也并非全无意义。
他倒是跟那个前来茶楼附近售卖棒棒糖的哑女,熟悉了不少,女孩似乎认得他了。每次从他窗前经过,都会怯生生地望他一眼,然后露出一个浅浅的、带着些许羞涩的笑容,何杨也会对她点头示意。
茶楼的店员见她实在可怜,平日里大多时候都让她在店堂的角落里待着,那里至少能避避风寒。
待到大剧院散场时分,人流涌动。
她再跑到街对面,向那些看完戏出来的达官贵人、太太小姐们兜售手中的棒棒糖。
店员私下告诉何杨。
“若不是昨天她不小心冲撞了您这位贵客,我也不会让她一个人在外面冰冷的墙角下蜷缩那么久。”
言语间,满是对女孩的同情,也带着对何杨昨日举动的几分理解与感激。
又是一天无果的等待。
第三天清晨,沪上依旧笼罩在冬日的寒意中。
何杨再次来到“品茗轩”。
他手中除了那束每日更换的新鲜菊花,还多了一个纸包,里面是一套崭新的女孩棉衣。
抛开对她的怜悯之情,何杨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