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是来参观还是住宿?"李青上前一步,声音比想象中镇定。
领头的是个染着黄毛的小伙子,手机镜头直接对准李青的脸:"我们是自媒体'真相探客',接到举报说你们这里卫生不达标......"
王轱辘不动声色地挡在李青前面:"举报信拿出来看看。"
黄毛噎了一下,随即梗着脖子嚷嚷:"消费者有权知道真相!你们敢做不敢认?"
正在僵持时,一辆县卫生监督的车缓缓驶来。
车上下来两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胸前别着执法记录仪:"例行检查,请配合。"
李青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王轱辘却突然笑了,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随便查。"
检查持续了整个上午。黄毛一行人跟着卫生监督员上蹿下跳,恨不得把每块地砖都撬起来看。
李青带着梨叶在厨房准备午餐,小丫头忧心忡忡地问:"娘,咱们山庄会关门吗?"
"不会。"李青斩钉截铁地说,手里的菜刀将黄瓜切成均匀的薄片,"身正不怕影子斜。"
中午十二点,检查结果当场公布——所有指标全部合格,部分项目甚至远超标准。
卫生监督员对着镜头郑重声明:"青山生态山庄是目前我县卫生评级最高的乡村旅游点。"
黄毛灰溜溜地想溜,却被王轱辘拦住:"别急,吃了饭再走。"他指了指不远处的长桌,"合作社待客的规矩。"
晒场上摆开了十米长的流水席,刚摘的蔬菜、现杀的土鸡、合作社自产的梨膏水,香气飘得老远。
黄毛一行人起初还扭捏,最终抵不过美食诱惑,吃得满嘴流油。
"其实......"黄毛啃着鸡腿,含混不清地说,"是有人花钱雇我们来的。"
七叔公捋着胡子笑了:"我们知道。"
下午的正式开业顺利得超乎想象。首批游客中有不少是看了省电视台纪录片慕名而来的,还有几位省城美食博主,举着相机拍个不停。
梨生穿着小号合作社制服,像模像样地给客人讲解梨树的生长周期;梨叶则带着一群小朋友采草莓,粉色的连衣裙在绿叶间时隐时现。
夕阳西沉时,李青靠在观景台的栏杆上喘口气。王轱辘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递来一杯冰镇梨膏水:"累了吧?"
"值了。"李青抿了口酸甜的饮料,看着远处欢笑的人群,"今天营业额抵得上半个月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