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巨门在林墨触碰契约文书的瞬间轰然关闭,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门缝中迸射出的金光如潮水般退去,在天空中留下一道久久不散的残影。当光芒完全消散时,一块巴掌大的青铜碎片从半空坠落,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小坑。碎片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暴力撕裂的,表面刻着精细的齿轮纹路,正中嵌着半枚民国二十六年铸造的铜钱,上面的"当十文"字样清晰可见。
李教授戴着特制的绝缘手套,小心翼翼地捡起这块碎片。就在他的手指接触到碎片的刹那,那半枚铜钱突然自行转动起来,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碎片表面浮现出模糊的画面:1937年的上海街头,硝烟弥漫中隐约可见几个穿着破旧道袍的身影正在废墟间布置某种诡异的阵法。画面角落里,一个与纸人掌柜有七分相似的纸扎童子正跪在地上,将一枚铜钱塞进阵眼的裂缝中。
"这是...轮回仪的部件?"陈岩凑近观察,鼻尖几乎要碰到碎片。他注意到碎片背面刻着"东岳"二字,字迹被铜锈侵蚀得几乎看不清,但每道笔画都在渗出淡淡的金色液体。这些液体一接触空气就立刻蒸发,形成细小的契约文字悬浮片刻后又消散无踪,像是某种加密的信息被自动销毁。
碎片突然变得滚烫,李教授差点脱手。画面随即切换到战火纷飞的闸北街区,一枚日军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冲击波掀翻了阵法中央的青铜罗盘。罗盘碎裂的瞬间,画面中突然出现十二个模糊的身影,每个都穿着不同时代的服饰——有清朝的长袍马褂,有民国的中山装,甚至还有现代的西装——但他们的右手全部呈现出与林墨相同的青铜化特征,皮肤下的齿轮轮廓清晰可见。
在对策局的地下实验室里,技术员将碎片放入特制的铅玻璃隔离舱中。高精度扫描仪显示其内部结构酷似老式怀表,但所有齿轮都由微缩版的契约文字构成,彼此咬合运转。当伽马射线穿透表层时,仪器捕捉到一段特殊的声波频率,解码后竟是林教授年轻时的声音:"...第五次尝试失败,轮回节点锁定1937年8月13日..."背景音里隐约能听到炮弹爆炸和机枪扫射的声音。
深夜时分,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值班人员冲进来时,发现那块碎片自行悬浮在隔离舱中央,表面投射出全息影像。这次显示的是上海某座西式建筑的阁楼内部,年轻时的林教授正在往一个黑匣子里塞入一叠契约文书。窗外炮火连天,而他的书桌上整整齐齐地摆着六枚与碎片上一模一样的铜钱,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唯独缺少勺柄末端的那一颗。
影像突然扭曲变形,切换到一个地下密室的场景。七个青铜化的身影围坐在一个巨大的轮回仪周围,每人胸口都嵌着一枚铜钱。当仪器运转到极限时,其中一人突然爆裂开来,飞溅的青铜碎片上清晰可见"CA981"的编号。这个编号像是某种信号,其余六人立刻停止动作,齐刷刷地看向镜头方向,他们的眼睛全是青铜罗盘,指针同时指向十二点方向。
黎明前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进实验室,恰好落在碎片上。那块半枚铜钱突然裂成两半,从里面掉出一张泛黄的纸条。李教授隔着隔离舱辨认出上面是纸人掌柜特有的瘦金体笔迹:"七枚碎片,七个节点,七次轮回"。纸条背面的墨迹较新,记录着六个精确的地理坐标,经核对分别是南京、重庆、昆明等地的重要历史遗址,而最后一个坐标赫然是林墨童年居住的老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