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的弹孔墙前,十几个年轻人整齐列队。他们没穿军装,但每人左胸都别着枚锈迹斑斑的勋章——有青天白日徽,有八路军臂章,甚至还有褪色的童子军铜章。领头的女孩捧着泛黄的照片,照片里穿军装的老人与她眉眼相似。
"薪火团报到。"女孩向林墨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她身后的队员们纷纷亮出信物:褪色的家书、缺角的立功证、甚至是用子弹壳做的烟嘴。最瘦小的男孩捧着一顶钢盔,盔内衬布上还留着干涸的血迹。
林墨的审判之翼微微颤动。羽毛上的铜钱印记转向这些年轻人,每片羽毛都映出他们手中遗物的历史画面。王刚的士兵们不自觉让开通道,有个老兵甚至下意识整理了下衣领——这些孩子的眼神让他们想起自己的新兵时期。
老教授用放大镜检查勋章,镜片突然映出双重影像:1937年的授勋现场和2025年的仓库废墟重叠在一起。他的钢笔自动在笔记本上记录:"血脉共鸣效应,历史锚点衰减率降低15%"。墨迹未干,纸页就浮现出细小的血丝,组成"忠烈祠"三个字。
"试试看。"林墨指向墙角的残影士兵。那是个满脸硝烟的机枪手,正警惕地举着枪。女孩深吸口气,将祖父的勋章举过头顶。徽章在月光下闪出微光,残影士兵的枪口缓缓垂下。他僵硬地指了指女孩胸前的校徽,又指了指自己破烂的领章——两处都是同样的"524团"字样。
瘦小男孩捧着钢盔上前一步。钢盔内衬的血迹突然发光,在地上投出个模糊的人形轮廓。残影士兵看到影子,竟然颤抖着行了个军礼。更神奇的是,墙上的弹孔开始渗出金色液体,这些金液流到地面,自动组成"战友重逢"四个字。
王刚的通讯兵突然惊呼。监控显示,仓库二楼的日军残影正在后退,像是遇到了无形的屏障。有个戴眼镜的女生举起曾祖父的日记本,书页无风自动,翻到记录四行仓库战斗的那页。日记上的钢笔字迹浮到空中,变成金色光点组成防线,将日军残影逼退到角落。
"血脉压制效果。"老教授兴奋地记录。他的笔记本突然被某种力量合上,封面上浮现出青天白日徽的压痕。林墨注意到,每当有薪火团员靠近,墙上的弹孔就会渗出更多金液,而铜钱烙印的疼痛就会减轻一分。
领队女孩大胆地走向残影机枪手。她解下红领巾系在对方枪管上,布巾没有穿过虚影,而是悬浮在枪身上方。残影士兵僵硬地低头,黑洞洞的眼窝里突然闪过两点金光。他缓缓从口袋里掏出枚变形的子弹,放在女孩掌心——弹头上刻着"誓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