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侯既被斥而归,怏怏不乐,以忧国为心。年寿既高,不堪忧抑,遂冉冉成病。天乙日夜侍疾,日渐憔悴,天乙减饮食,绝酒肉,顷刻不离父亲左右,以侍父起居。天乙精神劳困,日渐消瘦,形容枯槁,仍然毫不倦怠。如是五年,商侯病危。
天乙涕泣长跪不起叩膝而问道:“君何以教履,儿当唯命是从。”
商侯强振精神,微声言道:“夏国危矣。生民涂炭,再二三十年,更复何堪?若又有弈浞之徒,则生民又当如何?不然则有阪泉之事,然不知何所终。我生不能明此念,儿当子承父业。且君虽暴,臣当守顺;君虽虐,臣当尽仁;君虽行谗奸佞,臣当献贤纳忠。我生亦无他事,惟是随众戴王,不能远见超举。又我生循常守格,孑然一身,悠悠忽忽,未尝得访天下圣贤豪杰以其襄王室。今王室坏矣,恐非圣人不能回也。我听说有莘之野有空桑之子,神圣通达,穷三皇之运,明五帝之道,乃尧舜之佐呀!吾儿当力求请之,推荐给夏王,或者有转移之道啊?”
商侯言毕气竭,天乙稽首,流涕而受命。
商侯归天,寿一百零一岁。
商侯主癸既已全归,天乙哀恸不已,痛不欲生,痛绝数次。上大夫寿常自往夏都告讣于夏桀,中大夫巫轶讣于与国,诸侯下大夫旬范等人劝慰天乙,三日乃进少水饮,五日乃进粗米饭数匙。倚庐中门之外守丧。
寿常乃奉天乙,率诸侯,以月望葬先公主癸于太丘之阳。葬毕,谢各国诸侯,散去。寿常等人摄商国政事,天乙自守丧礼于庐。期年始食菜果练冠,三年不足内阈,不嗅酒肉,不面宾客,不闻政事。
天乙守丧三年,然后从诸臣之请出而升先公主癸于庙祭祀。乃遣上大夫寿常往告于夏王,待命以还。然后告于祖庙,即侯位。是夏桀十九年癸亥元月日。即位三日,即命上大夫寿常同往夏都朝王,告成命也。一面命中大夫巫轶带着弓旌币帛,受辞命,往有莘之野访聘贤人,完成父亲的未完成的志向。一面留下下大夫旬范摄政,与元子太丁监国。
旌就是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或者普通的旗子。
按下商侯天乙如何朝见夏桀不表,单说中大夫巫轶往有莘之野访聘的贤士。有莘之野有何贤士?
传说有莘国中田野间有一个农夫,姓伊,名挚,字尹,其先始祖力牧是黄帝的大将。其母居伊水之上,怀孕的时候丈夫就死了。夜里梦见神灵告诉她说:“臼水出而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