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渐渐地深了。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衫。雾气渐渐重了,弥漫在荒郊野外的树林间。不是瘴气,只是普通的雾气而已。就在入夜前不久,他们刚刚走过了一片墓地。那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墓地,一个接一个的土包,坟头上长满了青苔和荒草,墓碑也是东倒西歪的。并且还有几个新坟。
毕竟黄泉路上无老少啊!
虽然此时他们离开墓地已经有一段距离了,可是伊尹和苟且依然心有余悸。他们找了一个避风的地方坐下来休息,雾气弥漫看来,在月光下透着诡异和神秘。伊尹和苟且仰望星空,若有所思,就在他们准备休息之时,树林只传出的响动令他们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什么声音?如此骇人听闻。
伊尹和苟且打起了精神,他们俯下身去,提心吊胆地朝着发出响动声音的地方看了过去。只见在树林中的羊肠小道上,有几个人在行走。他们身体僵硬笔直,张开了手臂,浑身上下穿着黑衣服,戴着草帽,面部罩着黑布,每个人的脑门上面都贴着一个黄色的黄布字符。他们走路缓慢,如同木偶一般,更像是行尸走肉……
在他们的最前面,有一个身穿道袍的道士模样的人,在他的手里拿着一个摇铃,口中念念有词,并且发出奇怪的声音。
道士一手拿着摇铃,一只手举着灵幡,走在前面。铜铃的声音在夜色里异常刺耳,诡异而恐怖,跟在他身后的黑衣人如同僵尸一样在行走,他们身体僵硬,无声无息,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赶尸人吗?
赶尸是巫文化的一部分,又称之为移灵,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他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赶尸的起源与蚩尤有关,相传几千年以前,蚩尤率兵与敌对部族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不能丢下战死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军师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促。”于是军师装扮成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尸体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不是你们的安身毙命之所,你们枉死实在可悲。故乡的父母在门前企望,娇妻幼子盼你们回乡,你们的魂魄务须彷徨,咱们一起回家乡。急急如律令,起!”
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这就是赶尸最早的由来。
以前赶尸人用的是符节,后来为了让人回避,才有了摇铃。只要附近的村民在深夜中听到了摇铃的声音,就知道是赶尸人经过这里,都要回避,不能外出,并且拴好狗和家畜,不能惊扰到死者的亡灵,否则就会大难临头,有血光之灾。
赶尸人因为只能走夜路,并且翻山越岭要走上好几天,所以他们只能住在专门为赶尸人准备的死人客栈里面。私人客栈是不对外人开放的。那里阴森恐怖而神秘,令人望而却步,退避三舍,不敢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