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锈的邀请函
梅雨季的尾声,地下室的信箱塞进封烫金信封。林深擦着焊电路板的烙铁,指甲缝里还沾着松香,拆信时不慎划破指尖,血珠滴在“量子基金亚洲研究院”的烫金字样上,像朵突然绽放的铁锈花。邀请函里夹着张黑色名片,沈巍的名字下方印着行小字:“熵变系统需要活的介质——致熔炉边的共振解读者”。
女儿举着机械臂零件从身后探出头:“爸爸要去见那个戴金表的爷爷吗?他昨天在电视上谈股市呢!”屏幕里的沈巍正对着镜头,袖口的百达翡丽在灯光下流转,背景是量子基金标志性的斐波那契螺旋Logo。林深盯着画面右下角的股市行情条,发现沈巍说话时的顿挫节奏,竟与恒生指数的分钟级波动形成微妙同步。
“这是面试,不是约会。”他将名片夹进《天体物理学导论》,书页间掉出张泛黄的钢厂旧照——二十岁的自己站在1号熔炉前,老师傅的手搭在肩上,背后的钢水正喷溅出金色弧线。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共振是万物的语言”,那是老师傅退休前留给他的最后一句话。
二、螺旋走廊的隐喻
量子基金的总部藏在金融区摩天楼的顶层,电梯门打开时,林深被迎面而来的螺旋走廊晃得眯起眼。墙壁由 thousands of 镜面组成,每走一步都能看见无数个自己在不同时空里重复前行,像极了他在可转债模型里见过的分形递归结构。沈巍的助理递来VR眼镜,镜片里立刻浮现出跳动的K线与钢水翻涌的画面,两种场景在视网膜上熔铸成流动的金属流体。
“欢迎来到共振实验室。”沈巍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林深这才发现走廊尽头的圆形会议桌竟是块巨大的全息屏幕,上面闪烁着全球主要股市的实时数据。老人推来个银色手推车,上面摆着炼钢用的耐火砖、量子计算机模型,以及瓶1982年的波尔多红酒。
“先看段历史影像。”沈巍轻触桌面,屏幕切换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画面。林深盯着泰国铢暴跌时的K线图,突然发现曲线形态与2003年钢厂因非典停工时的产量波动图惊人相似。更诡异的是,当画面切到索罗斯在纽约交易所的演讲片段时,老人抬手的姿势竟与当年老师傅示范如何观察钢水黏度时的动作如出一辙。
“看到了吗?”沈巍往两个高脚杯里倒酒,“金融市场的共振与工业生产的共振,本质都是能量在复杂系统中的传导。1997年我们做空泰铢,用的就是泰国房地产泡沫与银行坏账率的共振点,就像你们炼钢时寻找铁水与炉温的临界点。”
三、熵变方程的哲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