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红笔在 "山村" 二字下划了三道线,旁边写着:"戒骄戒躁,勿忘初心"。
"师父,您还是这么犀利。"
祁同伟笑道,"昨天中组部谈话,赵明德副部长还提起您,说当年您在 GA 局推行的 ' 三重证据链 ' 至今还在沿用。"
王老哼了声:"少给我戴高帽。听说你把 2005 年的股票全抛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最近有人盯着你?"
祁同伟的手顿在老人后背:"师父放心,当年您教的 ' 身正不怕影子斜 ',我一直记着。"
"京城GA大学的操场,当年你打靶的姿势还在眼前。"
王老咳嗽两声,护工赶紧递来温水,"从山村到副部长,路上的石头比山路还多。当年我带的徒弟里,栽跟头的都是忘了自己从哪来的。"
下午阳光斜照时,王老让祁同伟从衣柜里取出个木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几本教案,纸页间夹着发黄的简报和照片。
祁同伟翻到 1998 年的刑侦课教案,看见自己的名字被红笔圈了七次,旁边写着:"祁同伟:逻辑严密,善抓细节,唯太求完美,易失先机。"
"那年你在GA大学读博士,博士论文写《跨境犯罪证据链构建》," 王老盯着天花板,仿佛回到年轻时光,"我让你去云南边境蹲点三个月,你每天写两千字观察笔记。"
祁同伟摸着教案上的批注,忽然想起 99 年冬天,他在GA大学宿舍写论文冻得发抖,王老把自己的羊皮手套塞给他,第二天却看见老人裹着军大衣在办公室打寒颤。
此刻老人床头的台历上,还记着他每次探病的日期,最新一条是 "5.9 同伟升任副部长,晚七点来电报喜"。
"师父,您教我的,我都记着。"
祁同伟握住老人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他生疼,"当年您说 ' 警徽不是金子做的,是老百姓的信任铸的 ',我把这话刻在办公室的镇纸上了。"
王老突然笑了,从枕头下摸出个小纸盒:"知道你升任副部长,师父没什么好送的,把当年在 GA 局的老茶杯给你。"
瓷杯上的釉彩已经剥落,却还能看出 "为人民服务" 五个字,"1952 年破获第一起跨国走私案时,老百姓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