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阳光把老街晒得暖洋洋,林默棋艺馆的老槐树枝繁叶茂,树下的石桌上,摆着副特殊的棋具——棋盘是用全球137种石材拼接的,棋子刻着不同语言的“魂”字,最中央的绿檀木“帅”,包浆厚得能照见人影。周明轩坐在石凳上,看着周承宇将《棋魂传承大典》放入青铜鼎中封存,鼎身的铭文里,“林默”二字被阳光照得发亮。
“爷爷,这大典里的‘魂’,都带着太爷爷的温度,”少年摸着鼎沿的纹路,“埃及的棋手说‘棋魂是沙漠里的泉’,巴西的棋友写‘魂在,棋就不会散’——都和太爷爷说的‘棋魂即人心’对得上。”周明轩的指尖划过绿檀木“帅”,突然想起2003年的小满,林默在病床上给孩子们讲“棋魂故事”,说“只要还有人记得怎么好好下棋,我的魂就还在”,那时的咳嗽声与现在的蝉鸣重叠,都在诉说着股不灭的执拗。
赵淑兰的藤篮里装着“魂棋”,是用林默当年种的老槐树枯枝做的,每颗棋子都留着树疤,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老人把棋子分给前来祭拜的棋手:“林老师当年总说,‘棋魂要藏在木头里,才不会被虫蛀’,”她数着篮子里的棋子,“你看这疤结得多硬,就像他的魂,谁也别想磨掉。”
穿汉服的苏晚带着团队在建立“棋魂基因库”,收录了全球棋手的棋路数据,发现所有受林默影响的棋风,都带着相似的“温和攻击性”——既守得住本,又容得下变。“这就是林默先生说的‘魂传万代’,”苏晚指着数据模型,“七十年的浸润,早把魂刻进了棋的骨血里。”
林思棋的“时光棋廊”里,新添了“耿耿汗青墙”。墙上挂着各国棋手的“魂之承诺”:“我会教孙女‘让子礼’”“要在难民营建‘林默棋社’”“火星基地的棋声,会带着老街的调子”。小姑娘给墙缝插上槐花瓣,轻声说:“太爷爷说‘魂是无数人的念想堆的山’,您看这满墙的字,堆得比老槐树还高呢。”
午后,“全球棋魂公祭”活动在阳光下举行。各国棋手对着老槐树鞠躬,叙利亚的“林光”捧着弹壳棋盘跪下,说“这是用您的魂铸的”,挪威老人用中文念祭文,声音抖得像风中的槐叶。当周承宇点燃青铜鼎里的艾草,烟柱直上云霄,在天上画出个巨大的“和”字,像天地在同步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