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神柱俱碎,三才归心,九界重连,道心初立。
自赵怀真、云缨与星婴三人化身道柱本源,天心三光常照,三道光辉分别象征守、燃、梦,贯穿星河,指引新纪元的秩序起点。
然而,道心虽立,万灵仍乱。
天地灵脉交错,道力泛滥不归,残魂未散,虚界动荡,万族旧念纠缠不休。
更有天外异念悄然逼近,意图夺柱心,篡道源。
为稳固新界秩序,三光之力必须下沉至万灵根本。
于是,三才残识合议,于道心中孕育一策——化三光为“愿火”,逐步点燃众生自愿之志,令道由愿生,界由心稳。
三光传愿,万灵启道,星河浩荡,自此而始。
【一】新道初启:道柱心火未稳
道柱既立,三光常照。
天心道柱之上,三光如织,昼夜不熄。然而,心火虽强,依旧处于“不稳之相”。赵怀真化影立于柱腰,以“镇魂八卦银枪”持续压制余柱残意;云缨之凤焰与其相辅,维稳柱心律动;而星婴梦轮每夜散梦万象,收集民愿之心魂以补心源空白。
此乃“初愿期”,亦称“星火序纪”。
三才虽已入柱,但因道心尚未被万族完全接纳,三光需保持灵识对接外界。
在此期间,众生普遍陷于三种心态:迷惘、依赖、抗拒。
迷惘者,不知新界法则变迁为何;
依赖者,仰赖三才之名,不愿自立修行;
抗拒者,则认为旧界虽乱,但有根可循,新道无神,则无序。
心火若不转化为“灵愿自燃”,最终或将反噬自身。
【二】三愿三路:天愿、地愿、人愿
星婴首创“愿阶计划”,将天道愿力分为三阶:天愿、地愿、人愿。
——天愿:道心意志直接响应。需修者自献道念,灵识与柱心共鸣,属于少数悟道者。
——地愿:依环境、族群、地域之异,众生自聚共愿,以群魂炼心。多见于部族圣地、宗门山门。
——人愿:最基础愿种,修者于心自燃愿光,燃心不灭者,得柱力感应。
三愿共构,三光引路。
赵怀真选择走入战乱之地“雷渊山脉”,那是旧雷焚神躯崩塌之地,雷气未息,妖魔死灵盘踞。众生惧入,魂魄不安。
他于雷渊之巅建“镇心塔”,以一己之身引雷七日七夜,铸塔为阵,魂者可入祷愿,得三光照印。
——人愿之塔,第一光。
云缨选择前往“涅炎沙域”,即旧火柱碎裂之地,热浪滔天,凡人无法久居。